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王阳明说:“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人不是,不见自己非。”
生活中,有些人总会盯着别人的错误,却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这样,会掉入一叶障目的陷阱中。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两个包袱,一个是自己的问题,一个是别人的过失。
但是许多人都将别人的过失放到胸前,很容易就能看到,却把自己的错误放在背后,故意忽略。
人生路上,弯路和挫折都是是难免的。
而懂得自省,便是克服困难最好的利器!
生活中,有些人总会盯着别人的错误,却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这样,会掉入一叶障目的陷阱中。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两个包袱,一个是自己的问题,一个是别人的过失。
但是许多人都将别人的过失放到胸前,很容易就能看到,却把自己的错误放在背后,故意忽略。
人生路上,弯路和挫折都是是难免的。
而懂得自省,便是克服困难最好的利器!
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论语》中有讲:“小人无过,君子常错。”
遇到事情时,小人都认为自己没有过错,而君子总会反思自己的错误。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做事时出现问题,第一时间把错误推卸给别人。
事实上,越无能的人,越是爱推卸责任,以此来逃避自己的过失。
然而,当你用手去指别人的时候,还有三根手指头在对着自己。
唐太宗在刚上任时,喜欢意气用事,不善于自省。
一次,魏征和唐太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唐太宗感到忍无可忍,想要拂袖而去。
魏征却拦住了唐太宗,非要把自己的谏言说完。
当时唐太宗“善于纳谏‘的名号享誉全国,碍于此,他只好听完才离去。
回去后,唐太宗非常生气,他对皇后说:“终有一日,我必取魏征性命!”
没想到皇后一脸正色,上前向唐太宗行了大礼,并说:
“自古,英明的君王身边才有正直的臣子,魏征这样的正直,正说明了皇上的英明啊!“
唐太宗听完后,如梦初醒,自此他时常自省,遇到问题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正因唐太宗的善于自省和纳谏,唐太宗时期迎来了贞观之治的盛景。
《左传·宣公二年》中写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
无论是治国还是做人,向前的道路总是充满荆棘的,遇到问题没什么,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态度去面对。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省自己,遇事能够观心自省,便成功了一大步。
懂得自省的人,待人宽厚,做事靠谱,更能受到人们的欢迎。
自省,才能自明
我有位朋友,去了陌生的城市工作生活。
他常常跟我抱怨这个城市空气太差,能见度低,窗外总是灰蒙蒙的看不清楚。
一次我去他家玩,拿来一块抹布帮他擦了擦玻璃窗,
他才发现,原来是因为自己的玻璃脏,所以才看不清外面的景色。
我们常常会被外物干扰,而认不清事情的本质,唯有时常清扫内心,才能看到真实的世界和自己。
《圆觉经》中有有一段文殊菩萨与佛的对话:
文殊菩萨问:“如何才能认清自己呢?”
佛回答她:“一切诸如来,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
意思是,人只有在不断反省的过程中,才能获得智慧和觉悟。
古庙里新来了个小和尚,前来拜见方丈:”我初来乍到,请问方丈,我先干些什么呢?“
方丈说:“你先认识一下庙里的众僧吧。”
第二天,小和尚又来到方丈的面前说:“庙里的众僧我都认全了,接下来该做些什么呢?”
方丈呵呵一笑说:“你肯定还有遗漏,继续去认识吧。”
第三天,小和尚再一次来拜见方丈,信心满满的说:“这一次我真的全部认识了。”
方丈说:还有一个人你没认识,这个人对你来说非常的重要。“
小和尚带着疑问去寻问了庙中的所有人,走遍了寺庙的每一个角落。
当他走到一口井水前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他终于恍然大悟,原来那个最重要的人就是自己。
老子曾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认识他人是聪明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明悟通达。
自省,能让我们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自己并改正自己。
自省,才能不断进步
鲁迅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一个人的进步,不仅要看他的学识,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正确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不足。
当我们懂得自省,并付诸行动时,便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夏朝时,一个诸侯率叛军入侵,夏禹派儿子伯启出君迎击,但是伯启战败了。
他的下属不服气,建议伯启继续进攻,可是伯启说:
“我各方面的外在实力都比他强,我却战败了,一定是因为我的德行不好,带兵方法不正确。
伯启回去后,重整旗鼓,每天很早就起床练兵工作,任用贤人,关心百姓的疾苦。
一年后,那位诸侯知道了伯启这一年的努力,不敢再来侵犯,反而投降了。
《孟子·离娄上》中有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当我们做不成事情的时候,要多多反省自身的原因。
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会犯错,而是因为他们能发现自己、反省自己,并且突破自己。
明白自己的不足,改正后,才能得到真正的进步。
懂得自省的力量,便是我们走向成功最好的捷径!
▽
《后汉书·虞诩传》中讲:“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面对困难,不逃避,敢于担责,善于自省,才能得到他人的信赖和真心。
自省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一个人,这是一种可贵的能力和境界!
每个强者背后,必定有超越常人的努力,和“吾日三省吾身”的态度。
更新于:2022-07-31 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