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流传着许多和婚恋有关的俗语,比如“女大三抱金砖”,“一辈无好妻,三辈无好子”等。从这些俗语中可以体会出前人对婚姻和家庭的重视程度。老人们常说:“宁娶二度花,不娶遗下人”,分别指啥?体现出古人对婚姻怎样的看法?读懂后你会认可吗?今天带你来揭秘。
古代是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也是女性可悲命运的体现,不仅有三从四德的妇道要求,还必须遵循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后从子的路子,女性地位极其低下,在社会上没有话语权,还有“贞节牌坊”,“裹小脚”,“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等束缚。反正男性可以三妻四妾,甚至将婚姻是否幸福的结果都归结于女性的身上,衍生出众多关于面相,外貌和身份之说。
女性身处男权社会,成为一种边缘化的存在,是属于被观赏的对象,实在是有些偏颇。这些俗语中就体现出古代男子对于一段婚姻的看法。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普遍的文化观念中,都将女人比喻成花。
二度花顾名思义,花开二度,比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也有对女性不好的称呼,如“水性杨花”,“一枝红杏出墙来”。这里“二度花”即结过一次婚的人,指的是指离婚、再度结婚、二次婚姻。“遗下人”指的是那些被留下的人,认为一段婚姻当中,遗“下人”明显低于“二度花”。
在过去,男人宁可娶离了婚的“二度花”女人也不愿意娶一个死了丈夫的“遗下人”。寡妇为何会有这样的看法和偏见?首先,一大部分原因是封建迷信在作怪。他们认为,当一个女子死了丈夫成为寡妇后,如果女子再嫁,就会将丈夫的亡灵带到新任丈夫的家中,闹得家宅不安。
其次,“二度花”说的就是夫妻和离的情况。唐代一份“和离书”中有句古诗写到:“若结缘不合,想是前世冤家,反目生怨,故来相对,一别两宽,各自欢喜”。但是一个女子一直没有结婚,就会被认为身体可能有什么疾病,或者是性格有缺失,所以宁愿娶和离的女子,也不愿意娶可能克服的寡妇。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句俗语也逐渐不适用了,后辈也要学会去其糟粕。
更新于:2022-08-06 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