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韩愈

2022-12-05 02:07


韩愈

韩愈

韩愈字退之,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其文章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气势雄伟逻辑性强,自然随便如话家常,令人感慨很深,他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他一生大力提倡儒学复兴儒学,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于公元768年(唐代宗大历3年)出生于河内河阳,他的祖辈都曾在朝廷或地方为官,其父韩仲卿(?~公元770年)时任秘书郎,其长兄韩会(公元738年~公元780年)任内史省中书起居舍人;


公元770年(唐代宗大历5年),韩愈3岁时,韩仲卿去世,由长兄韩会对韩愈进行抚养,公元777年(唐代宗大历12年)韩会被贬为韶州(今广东韶关)刺史后不久便病逝,韩愈随寡嫂郑氏回河阳原籍安葬长兄后避居江南宣州(今安徽宣城宣州区);


在困苦与颠沛中度过童年的韩愈自觉刻苦读书,并于公元786年(唐德宗贞元2年)只身赴河中府(今山西运城永济市蒲州镇)投奔族兄韩弇(公元753年~公元787年)无果后前往长安(今陕西西安);


公元787年(唐德宗贞元3年)秋,韩愈取得乡贡资格后再次前往长安,却科举落第,在生活无所依靠之际,偶然得以拜见北平郡王马燧(公元726年~公元795年9月4日),并得到他的帮助;


从公元787年到公元789年,韩愈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榜上无名,但他并未气馁,返回宣城后继续勤奋苦学,公元792年(唐德宗贞元8年),第四次参加进士考的韩愈终于登进士第;


公元793年(唐德宗贞元9年),韩愈参加吏部博学宏词科考试遭遇失败,同年抚养其长大的长嫂郑夫人去世,于是韩愈返回河阳为其守丧5个月;


公元794年和公元795年,韩愈两次赴长安参加吏部博学宏词科考试均失败,期间他曾三次给宰相上书均未得到回复,于是韩愈离开长安经潼关回到河阳一段时间后,前往东都洛阳;


公元796年(唐德宗贞元12年)7月,韩愈得到宣武节度使董晋(公元723年~公元799年3月13日)的推荐,担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出任宣武节度使观察推官,开始宣传自己对散***新的主张;


公元799年(唐德宗贞元15年)3月,董晋去世,韩愈随董晋灵柩到洛阳,其后到达徐州,并于秋天时应徐州刺史、徐泗濠(即徐州、泗州和濠州)节度使张建封(公元735年~公元800年6月8日)之聘,出任节度推官;


公元800年(唐德宗贞元16年)夏,张建封去世后,韩愈回到洛阳,同年冬天再次前往长安第四次参加吏部考试,终于在第二年顺利通过铨选,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


公元803年(唐德宗贞元19年),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不久便因上《论天旱人饥状》疏,控诉当时负责京城行政的京兆尹、嗣道王李实瞒报灾情,借机敛财,却反遭李实等谗害,于同年十二月被贬为连州阳山(今广东清远阳山县)县令;


公元804年(唐德宗贞元20年)春,韩愈抵达阳山县就职,公元805年(唐德宗贞元21年)春获赦免,于8月被任命为江陵法曹参军,并于公元806年(唐宪宗元和元年)6月奉召回长安被授予国子博士;


公元808年(唐宪宗元和3年),韩愈正式担任国子博士,公元809年(唐宪宗元和4年)6月10日,改授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兼判祠部,公元810年(唐宪宗元和5年)被降授为河南县令;


公元811年(唐宪宗元和6年),韩愈被任命为尚书职方员外郎,回到长安,公元812年(唐宪宗元和7年)2月复任国子博士,公元813年(唐宪宗元和8年)被调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并奉命修撰《顺宗实录》;


公元814年(唐宪宗元和9年)10月,韩愈任考功郎中,12月任知制诰,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10年)晋升为中书舍人,此后获赐绯鱼袋(官五品以上),不久又被改授为太子右庶子;


公元817年(唐宪宗元和12年)8月,韩愈任行军司马,获赐紫服佩金鱼袋(官三品以上),12月因随宰相裴度(公元765年~公元839年4月21日)平定淮西有功被授职刑部侍郎;


公元819年(唐宪宗元和14年)正月,因唐宪宗李纯(原名李淳,公元778年3月17日~公元820年2月14日)派使者前往陕西凤翔迎佛骨使长安掀起信佛狂潮,而韩愈却毅然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唐宪宗大怒将他贬为潮州刺史;


公元819年(唐宪宗元和14年)10月,韩愈因适逢大赦而被唐宪宗移为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公元820年(唐宪宗元和15年)9月任国子祭酒回到长安,公元821年(唐穆宗长庆元年)7月任兵部侍郎;


公元822年(唐穆宗长庆2年)2月,韩愈被任命为宣慰使,前往都知兵马使王廷凑(?~公元834年)兵变的镇州,并成功说服王廷凑退兵返回;


公元822年(唐穆宗长庆2年)9月,韩愈转任吏部侍郎,次年6月升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后因与御史中丞李绅(公元772年~公元846年)发生矛盾被改职兵部侍郎,不久后又复职吏部侍郎;


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4年)8月,韩愈因病告假,同年12月25日(农历12月初2),韩愈在长安靖安里的家中去世,终年57岁,安葬于河阳,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后也称“韩文公”。


1078年(宋神宗元丰元年),宋神宗赵顼(原名赵仲针,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因韩愈自称“郡望昌黎”而追封韩愈为昌黎伯,并准其从祀孔庙;


明朝朱右(1314年~1376年)将韩愈和唐朝柳宗元(公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宋朝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和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三苏”等人的优秀散文编为《六先生文集》,从而首次在中国文学史上确立“唐宋八大家”。

韩愈的文章“发言真率,无所畏避”,不顾儒家的传统观念,敢于突破社会上的流俗之见,敢于讲真话,敢于讲违背旧说的话,甚至有时还会说同自己别的文章互相矛盾的话;


韩愈的文章“慷慨激昂,忧愤甚广”,不但真率大胆,而且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凡是论及人材,便往往愤激不平,别具风概,其700多篇作品中就有许多类似俳谐而实质是抒发才高见屈、忧愤甚广的文章;


韩愈的文章不仅别开生面,甚至有的送序之文几乎通篇议论,而且吐辞造语精工,远超历代前辈,成为一代所师法,历代之典范,而传诵不绝,其辞章造诣在他前后难以有人企及;


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当时的平庸诗风,而且还写得无所拘束自然随便、如话家常促膝谈心,却又生动活泼令人感慨很深;


韩愈的诗作也很有特色,以雄大气势和怪奇意象著称,既有揭露现实矛盾、表现个人失意的佳作,也有写得清新、富于神韵、近似盛唐人的诗,对后代有较大的影响;


韩愈多长篇古诗,充分反映出他天生雄强豪放的气质,和对新鲜奇异、雄奇壮美之事之景之情充溢着追求冲动的性格,韩愈还大胆探索和创新了用写赋的铺张罗列,浓彩涂抹,穷形尽相,力尽而后止等诗歌表现手法。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并以此作为复兴儒学的重要手段,开辟了唐朝以来古文的发展新道路;


韩愈在教育方面把有才能的人比作千里马,强调求师的重要性,认为只要是有学问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师,他三进国子监,先后担任博士和国子监祭酒,力改耻为人师之风,广招后学并亲授学业,留下了许多论说师道激励后世和提携人才的文章著述;


韩愈有史学家的笔力,他编撰有《顺宗实录》5卷,对当时宫市之斥责,对盐铁使进奉的批判,对京兆尹李实的罪行揭露等,均能表状所言,符合实情;


韩愈在政治上坚定反对藩镇割据,歌颂平叛的胜利,他赞扬主战派,而批评主和派,而且不仅表现在平定淮西等一时一事,而是在一系列的文章里都贯穿着这个思想;


韩愈在宋儒的眼中是位重要的思想家,甚至仅次于孔、孟之下,韩愈在儒学式微,释、道盛行之际,力辟佛、老,大力提倡儒学复兴儒学,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韩愈自小刻苦努力,历经多次科举不中和在官场的浮沉起伏,依然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保持敢于讲真话,敢于讲违背旧说的率真性情,强调求师的重要性,其作品“文起八代之衰”,继承了先秦两汉散文的传统,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成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散文学家,其散文被与杜甫诗作并称为“杜诗韩笔”,并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更新于:2022-12-05 02: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