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气不过,对小熊拳脚相加还骂道:畜牲永远都是畜牲!得救的农夫认出是自己扔掉的小熊,感动地说道:你真好,跟我回家吧,之前打你的地方还疼吗?熊黯然神伤地答道:伤口早就不疼了,可是你说的那些话还是令人心很疼。人生一世,把话说好只需做到这三点:话不急,音不高,气不胜。
话不急,以理服人
《弟子规》中写到:“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如果仗势逼人,对方难免口服心不服;只有以理服人,才让别人无话可说。当下虽是一个容易让人功利且急躁的世界,很多人以为伶牙俐齿的说、咄咄逼人的辩就是在理。殊不知,唯有说话做事掌握分寸尺度,方能赢得他人信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任校长时,一次看到一个男孩拿着一块砖头砸向了另一个同学。同行的老师当即制止,并责令男孩去校长办公室接受批评。陶先生回到办公室的时候,见男孩早已候在门口,就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轻声说:“你比我早一些到了,这是奖励你的。”陶先生接着又从口袋摸出一块糖给他:“这块糖也作为奖励给你,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刻就停了手,说明你十分尊重我。”陶先生掏出第三颗糖果,又说道:“据我了解当时的情况,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孩子,说明你的内心充满了正义感。”这时男孩幡然醒悟,哭着说道:“校长,是我做错了,同学就算有错,我也不该用这种方式对他。”陶先生又掏出第四块糖:“既然你已经认了错,那我就再奖励你一块,正好我们俩的谈话也该结束了。”陶先生没有理直气壮,没有急赤白脸,而是不动声色,娓娓道来把“理”说得清,讲得明。真正能说服人的,从来不是言之凿凿的道理,而是心平气和的态度。
音不高,以情感人
白居易说过:“动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能够感化人心的事物,没有比情先的,没有比言早的,没有比声近的。生活中,常有这样的分歧,那样的矛盾,让我们情绪失控,一言不合就起高音。那些修心的人,都懂得“有理不在声高”的逻辑,明白“始于情,攻于心”的道理。不明原因的士兵,到王阳明的府邸寻恤滋事,王阳明并没有生气,而是和和气气。当时正值冬季,他想让乡亲们腾出些空房给将士们居住,便派人张贴告示:将士们背井离乡,请乡亲们多行方便!还亲自对将士们嘘寒问暖:“现已入冬,你们可以住进那些房子,稻草、棉被也一应俱全,别冻坏了。”王阳明动之以情的话语,亲如一家的姿态,让士兵们羞愧、感动,于是停止作恶。没有什么比温柔细语的真诚,更能抚慰人心。
气不盛,以德容人
意思是,上等人听道,笃定实行;下等人听道,大声嘲笑。当他经常听到有人夸赞老子时,便不远千里去拜访老子。于是他大声责备:“别人说你是有智慧的圣人,我看你和老鼠差不多。”老子听了不但没有动怒,反而温声细语地问他:“为什么这么说呀?”士成绮激动地说:“你的住处难道不像个老鼠洞吗?食物到处丢,杂乱不堪。”第二日,士成绮觉得自己说话太过分了,又来跟老子道歉。“你说什么,我还是我,它并不能影响我,也改变不了我。”《菜根谭》有言:“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责人不说尽,当你考虑别人的感受时,你已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好人。
能控制情绪的人,话不急;有情有义的人,音不高;品德优秀的人,气不胜。愿你,一生都在好好说话,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更新于:2023-03-04 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