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他人为慈,放过自己为悲。
放过自己的错,解脱自己的心
偈曰:“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当你不再纠缠自己的错时,身边的一切才会顺畅。
《百喻经》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过去有位精通预言的婆罗门,在大街上抱着自己的儿子痛哭。
路人问他:“你哭什么?”
婆罗门说:“我预测到我可怜的儿子七天后就会死去,心中实在悲痛难忍啊。”
路人又问:“世事无常,也许你算错了,他并不会死呢?你又何必提前伤心呢?”
婆罗门心中虽然迟疑,但还是摇了摇头,肯定道:“我的预言是绝对不会出错的!”
眼看已经到了第七天,儿子竟一直安然无恙。婆罗门心中十分焦急,但仍不肯承认是自己的预言出现了失误,于是趁儿子熟睡时将他害死了。
婆罗门不肯放过自己的错,所以这一生都不会得到解脱。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肯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但其实,众生皆是凡人,谁不是在犯错中成长?
佛经中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做事不怕错,就怕不肯放过这个错。
放过自己的错,承认自己的不足,就是与自己和解。唯有接受命运安排的磨难坎坷,才能修炼成更优秀的自己!
宽恕别人的过,积了自己的德
《坛经》中说:“他非我不非,我非即有过。”
惠能大师教导我们,不肯宽恕他人的是非过错,是给自己带来痛苦烦恼。
世间一切皆有因果。我们因为别人的过错,而耿耿于怀,是造下了自己的业,一定会受自己的果报。
据《法句经》记载,过去有一位年老的苦行者借宿在一户作陶的人家。
没过多久,又来一位年轻的苦行者也想借宿,于是陶家将两位苦行者安排到了一个房间。
夜晚,年轻人连番失误踩到老者的头部,年轻人急忙道歉。
老者却不肯原谅,还一心认为错的是年轻人,于是出言诅咒道:“谁错了,就让他的头在明天日出时炸掉!”
年轻人不愿因此与老者为难,私下找来作陶的主人,请他用陶土做了一个头。
日出时,急忙将老者的头按在水里,只将那陶土头露在头顶,阳光一照,那陶土做出来的头果然炸了。
老者也因此幸免于难,整个人豁然开悟,诚恳向年轻人致歉, 从此宽容为怀,很快就证得果位。
别人的过错,不肯放过,那就是让自己吃苦受罪。
佛陀有偈曰:“彼骂我打我,败我劫夺我,若人舍此念,怨恨自平息。”
佛陀告诉我们,有怨恨的想法,一定会带来有怨恨的行为。要想平息愤怒,只有舍下怨恨,宽恕他过。
你今生所遭受的苦,都是内心的执念。放不下别人的过错,就是对自我的惩罚。
很多时候,多找自己的原因,少怪别人的过错,不是委曲求全,而是你用自己的善良,放了自己一马!
做人,不要去怪任何人
佛家常说“见一切人皆菩萨,唯我一人是凡夫,则心自息怒。”
菩萨与凡夫的区别,就在一心。
若是能所见之人皆是优点,独有自己是不足,便是一颗菩萨心肠。
常反省己身,心中无怒无怨,就是最好的修行。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有四位学僧说好一同用功打坐,为避免闲扯打岔,便约好静坐七天,谁都不能开口说话。
第一天,大家都静默无语。可夜深后,油灯眼看就要熄灭了,一个人急着喊道:“快再加些灯油,别让火灭了!”
另一位学僧说:“你怎么说话了!”
第三位学僧迫不及待地开口道:“你俩好笨啊!怎么能开口说话呢?”
“哈哈哈”第四位学僧得意地笑了:“只有我没有说话啊!”
别人的错误,也许正是自己的不足。当我们伸出一只手指去责怪别人的过错时,剩下三根手指,指向的全都是自己。
▽
《菜根谭》中说:“责人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
怨恨结得深了,苦的是自己。宽恕他人的过错,不去责备他,自己才能心平气和。
做人,不要因别人的过错,而给自己带来苦恼,那对你是一种无情的消耗。
把别人看做菩萨,把自己当做凡夫,心态平和了,看什么就都顺眼了!
原谅别人,是宽恕了他人,更是对自己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