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流亭在西樵山天湖畔。上联以一片深情描绘出暮春落红图,春天将尽,花瓣纷纷飘落在山间岩石上,迷人的景色中弥漫着一层伤春气氛,以“恋”字表现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有秀丽、柔婉的阴柔美。 下联以一腔豪情吟诵出雨气吞潮诗,描绘出雨后山林中雾气氤氲,翻腾奔涌,好像要吞没山溪春潮,隐寓作者当时有志不得申的愤激之情,以“吞”字抒发作者对壮志难酬的愤愤不平,具有雄奇、劲健的阳刚美。联语一柔一刚,借景抒怀,柔婉中见雄奇,颇有意境,颇有深度。林语堂(1895-1976),现代散文家、小说家。原名玉堂。福建龙溪人。曾赴美、德留学,专攻语言学。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大学等校任英文教授,20年代后期寓居上海愚园路“有不为斋”。此联即为当时客厅墙壁上的悬联;当为梁氏后期作品。此联十分贴切地写出了林氏的治学思想和成就。林语堂最精彩的文章是用中文写的《谈西洋文化》和用英文写的《谈中国文化》。一般来说,用异国文字来写本国事情,最容易失之肤浅,林却避免了这个缺点;这不能不说是他超人的地方。此联正是写出了这一点,妙!梁氏善于集句联,也善于作联。此联对仗工稳,不用典故,明白如话,当为其作联中的上乘。 上联谓清丽的诗句当与友人共赏,而不压书囊箧底。下联言明月或当肯留于庭角,亦足可供观赏。“傥”,谓或者。联语对仗虽不甚工稳,但在感情表达上飘逸自如,为其特点。上联集:姜白石《江梅引》、《琵琶仙》句;下联集:姜白石《法曲献仙音》、《八归》、辛稼轩《新荷叶》句。徐志摩(1896-1931),近代诗人,新月派代表。诗作甚多,1931年11月由南京赴北平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此系集宋人词句为联。上联三句依次出自:首句陆壑《高阳台》、次句姜夔《点绛唇》、三句陈允平《秋霁·平湖秋月》,联语记述1924年4月12日,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泰戈尔应邀抵上海。14日诗人徐志摩陪同畅游杭州西湖。23日又陪他到北京名刹法源寺欣赏丁香。下联三句分别引自:首句李祁《西江月·云观三山清露》、二句王之道《青玉案·送张文伯还朝》、末句陈简斋《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联语描述了徐志摩曾在“海棠花下”通霄达旦作诗的佳话。为了纪念此事,梁启超便集词撰此联书赠徐志摩。此联用八尺宣纸写成,书作北魏体,笺用朱丝画格,谨严古朴,在梁氏书法中推为上选。任公[即梁启超]好集词为联。此联尤见剪裁之妙,语如己出,一副十五言联,集了宋代六位词人的六首词的词句,不仅对仗工稳,而且慷慨长歌,更饶意境,缘事而述,一气呵成,真是谈何容易!徐志摩为梁启超弟子,联语刻画宛然,甚合徐志摩性格。梁启超生前视此联为自己最得意的一副作品,在《饮冰室诗话附录》里曾这样写道:“我所集最得意的是赠徐志摩一联……此联极能看出志摩的性格,还带着记他的故事,他曾陪泰戈尔游西湖,别有会心。又尝在海棠花下做诗做个通霄。”这恐怕就出于梁启超“胸中有洪炉,皆归熔铸”的缘故吧。 梁启超的别一副得意之作是赠其好友蹇季常的。蹇季常好酒,无日不醉,于是他集以这样一联相赠。上联出自朱希真《江城子》和张梅厓《水龙吟》,下联出自刘须溪《贺新郎》和柴仲山《齐天乐》。蹇季常的朋友见了此联,无不拍案叫绝,说是蹇季常的神态毕真描出。梁启超正是因为自幼苦读,胸有诗词无数,所以才能融会贯通,信手拈来如神来之笔。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年)夏历二月初五日(3月8日)康有为70岁诞辰。梁启超偕眷与同门诸子亲往上海庆祝,并献此联,此联恭笔楷书写就,康有为是近代儒学巨子,所著对深奥玄妙的古代典籍,予以通俗易懂的阐述和发挥,对历代争论不休的百家异说,也表明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上联“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所说即此,末句紧扣寿龄。下联前两句是汉代张衡《东京赋》中的成句,借指恩师受国人尊重的寿翁,为之献上美酒佳肴。末句用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之典,颂扬恩师也像孔子一样桃李满天下。康有为是政治上有明显功过的人,但此联祝寿不涉及功过是非,只盛赞其学术成就,以隽美的文辞烘托喜庆气氛,故在众多贺寿联中显得格外夺目。 今日幸颐园,明日幸海子,何日复幸古长安?亿万人膏血尽枯,只为一人庆有;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七十又割东三省?千百里舆图渐促,清看万寿疆无。梁启超自幼聪明好学,一日有客人来访,出此上句试他才学。“陶潜”,即陶渊明,有诗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小启超知道出句即由此诗而来,当即同样用典对出下句。“召伯”,是周朝的廉使,相传他到南方巡视时,曾在一棵甘棠树下休息,百姓后称此树为“召伯棠”,以表敬仰。客人见小启超才学过人,更信神童之誉名不虚传。梁启超10岁那年,随父亲到新会县应童子试,在父亲的好友李兆镜家中借住。一天早上,梁启超在院中玩耍,见盛天的桃花鲜艳夺目,便顺手摘了一小枝,坐在石凳上独自观赏。正巧其父亲和李兆锐这时走来,他怕受到责备,便把桃花藏于袖中。但还是让父亲看到了,便出此上联要他来对,如对不出就要受罚。梁启超略一思索,便答以下句。其父一听“明察秋毫”,喜不自禁。上联是1912年冬梁启超访老友夏穗卿时所出,内嵌“春夏秋冬”,夏穗卿未对出,后将此事告知黄炎培。1951年冬,郭沫若邀几位老友在寓所小聚,南汉宸、白杨等人晚到,解释说:“田汉拉我们去东华门外剧场看梅兰芳彩排《红娘》。” 黄炎培听了一跃而起,大声说道:“我得之矣!”随即对上三十九年前梁启超的出句,内嵌“东南西北”。郭沫若听了此事的缘由,说:“此联如此浑成,真是天造地设,无意中得以巧合。” 梁启超17岁中举,真同风华真茂,年青有为。一次,他去拜见两广总督张之洞,所递名贴上自署愚弟。张之洞见后,勃然变色,令侍卫传出一句,讲明对好才可接见。梁启超新冷冷一笑,当即回对。张之洞看过,大为赞赏,出门迎见,畅叙一番。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张之洞)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梁启超) 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总督府设在江夏(今湖北省武昌)。梁启超有次途经此地,登门拜访。张之洞以住处出上句,借地名“江夏”立意。“四水”,指“江”、“河”、“淮”、“济”,按序,长江居第一;“四时”,指“春、夏、秋、冬”,按季节,夏占第二。以江南数一数二的学者自居,梁启超默契察其意,稍加思索,巧妙地对以下句。 “三教”,指“儒、释、道”,以“儒”列前;“三才”,指“天、地、人”,以“人”居后,意思是说,小辈是读书人,在前在后实在也说不清。以“儒人”风度,表面自卑“小子”,颇为得体地说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之语,既彬彬有礼,又不卑不亢。张之洞不得不为之叹服:“此书生真乃天下奇才也!”此联上下句的收尾,都是仄脚,未免美中不足。上联集:佚名《一剪梅》句;下联集:吴梦窗《祝英台近》句。上联集:王碧山《高阳台》、辛稼轩《汉宫春》句;下联集:赵长卿《临江仙》、辛稼轩《新荷叶》句。上联集:子野《卜算子慢》、飞卿《更漏子》句;下联集:清真《花犯》、淮海《画堂春》句。上联集:李重光《相见欢》、范希文《御街行》句;下联集:张子湖《念奴娇》、刘后村《沁园春》句。上联集:苏东坡《洞仙歌》、姜白石《念奴娇》句;下联集:史梅溪《谒金门》、高竹屋《风入松》句。上联集:苏东坡《洞仙歌》、姜白石《念奴娇》句;下联集:吴梦窗《选冠子》、《高阳台》句。上联集:李易安《一剪梅》、奚秋厓《念奴娇》句;下联集:史梅溪《柳梢青》、高竹屋《风入松》句。上联集:张玉田《声声慢》、辛稼轩《丑奴儿近》句;下联集:吴梦窗《八声甘州》、周草窗《高阳台》句。上联集:徐囦子《瑞鹤仙令》、周美成《浪淘沙慢》句;下联集:辛稼轩《念奴娇》、秦少游《满庭芳》句。上联集:张玉田《木兰花慢》、吴梦窗《解连环》句;下联集:苏东坡《清平乐》、陈西麓《木兰花慢》句。上联集:毛文锡《醉花间》句;下联集:温庭筠《菩萨蛮》句。上联集:张泌《醉花间》句;下联集:辛稼轩《水调歌头》句。上联集:张泌《醉花间》句;下联集:陈子高《菩萨蛮》句。上联集:毛滂《玉楼春》、晏同叔《清平乐》句;下联集:史邦卿《绮罗香》、冯正中《阮郎归》句。上联集:辛稼轩《汉宫春》、韦端己《归国谣》句;下联集:程劝过《满江红》、朱希真《鹧鸪天》句。上联集:高竹屋《后庭宴》、范希文《踏莎行》句;下联集:刘龙洲《忆秦娥》、张芦川《浣溪沙》句。上联集:辛稼轩《念奴娇》、姜白石《玲珑四犯》句;下联集:秦少游《满庭芳》、张玉田《渡江云》句。上联集:史梅溪《双双燕》、欧阳永叔《临江仙》句;下联集:姜白石《念奴娇》、顾夐《虞美人》句。上联集:谢勉仲《浪淘沙》、冯正中《蝶恋花》句;下联集:周草窗《三姝媚》、秦少游《虞美人》句。上联集:谢勉仲《浪淘沙》、欧阳永叔《蝶恋花》句;下联集:李易安《如梦令》、晏小山《临江仙》句。上联集:王晋卿《忆故人》、辛稼轩《摸鱼儿》句;下联集:张文潜《风流子》、姜白石《八归》句。上联集:张君衡《清平乐》、叶石林《贺新郎》句;下联集:洪叔屿《永遇乐》、贺方回《薄幸》句。上联集:柳耆卿《醉蓬莱》、苏东坡《洞仙歌》句;下联集:姜白石《角招》、秦少游《望海潮》句。上联集:周美成《浣溪沙》、子野《碧牡丹》句;下联集:范希文《御街行》、耘叟《木兰花慢》句。上联集:苏东坡《水调歌头》、吴梦窗《一寸金》句;下联集:苏东坡《念奴娇》、朱希真《减字木兰花》句。上联集:苏东坡《水调歌头》、吴梦窗《花犯》句;下联集:佚名《祝英台近》、李滨洲《清平乐》句。上联集:姜白石《杏花天影》、《清波引》句;下联集:《淡黄柳》、《江海引》句。上联集:辛稼轩《水调歌头》、晁无咎《摸鱼儿》句;下联集:贺方回《柳色黄》、姜白石《解连环》句。上联集:李伯玉《浣溪沙》、周美成《大酺》句;下联集:苏东坡《洞仙歌》、秦少游《画堂春》句。上联集:韦端己《浣溪沙》、周美成《少年游》句;下联集:欧阳永叔《采桑子》、辛稼轩《汉宫春》句。上联集:周美成《浪陶沙慢》句;下联集:孙巨源《何满子》句。上联集:张泌《蝴蝶儿》、辛稼轩《丑奴儿近》句;下联集:温飞卿《更漏子》、张玉田《清平乐》句。上联集:李重光《虞美人》、冯正中《谒金门》句;下联集:李易安《声声慢》、赵德麟《清平乐》句。上联集:温飞卿《更漏子》、苏东坡《念奴娇》句;下联集:牛稀济《生查子》、辛稼轩《汉春宫》句。上联集:晏小山《临江仙》、蔡伸道《洞仙歌》句;下联集:佚名《念奴娇》、秦少游《画堂春》句。上联集:李易安《壶中天慢》、秦少游《踏莎行》句;下联集:姜白石《齐天乐》、李易安《一剪梅》句。上联集:王碧山《锁窗寒》、李易安《如梦令》句;下联集:卢蒲江《倦寻芳》、晁次膺《清平乐》句。上联集:晏小山《虞美人》、苏东坡《西江月》句;下联集:欧阳永叔《蝶恋花》、黄山谷《清平乐》句上联集:吴梦窗《八声甘州》、辛稼轩《水龙吟》句;下联集:姜白石《谈黄柳》、王晋卿《忆故人》句上联集:姜白石《一萼红》、苏东坡《贺新郎》;句;下联集:周美成《六丑》、王碧山《销窗寒》句。上联集:周草窗《高阳台》、张玉田《忆旧时》、姜白石《惜红衣》句;下联集:苏东坡《念奴娇》、吴梦窗《八声甘州》、西里《八声甘州》句。上联集:李珣《西溪子》、王碧山《庆清朝》、辛稼轩《祝英台近》句;下联集:张仲宗《贺新郎》、姜白石《暗香》、苏东坡《水调歌头》句。上联集:刘后村《沁园春》、周草窗《高阳台》、姜白石《凄凉犯》句;下联集:朱希真《相见欢》、秦少游《如梦令》、赵令畴《乌夜啼》句。上联集:冯正中《清平乐》、李白玉《浣溪沙》、史海溪《青玉案》句;下联集:周美成《齐天乐》、史海溪《绮罗香》、陈允平《唐多令》句。上联集:周草窗《高阳台》、姜白石《玲珑四犯》、柳耆卿《安公子》句;下联集:赵立之《满江红》、姜白石《小重山令》、辛稼轩《汉宫春》句。上联集:辛稼轩《浣溪沙》、史梅溪《绮罗香》、姜白石《念奴娇》句;下联集:卢浦江《贺新郎》、姜白石《湘月》、刘龙洲《破阵子》句。1916年11月8日蔡锷以肺疾卒于日本福冈医院。梁氏闻耗悲痛异常,除于12月5日与旅沪人士举行公祭外,并率仲弟启勋等私祭之;此联为私祭时所撰。此联为典句联。上联语出《孟子·告子上》:“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意为死亡三是我所厌恶的,但是还有比死亡更为我所厌恶的,所以有的祸害我不躲避。下联语出《论语·先进》:“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末句是说:“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为什么样的人伤心呢?” 吴恭亨评此联时说:“集《四子书》语不难,难在出副语痛至,对副语衬出师挽弟,尤栩栩欲活。”蔡锷是梁启超主讲长沙时务学堂时的得意门生,又是出师讨袁的合谋者,因此,蔡的逝世给梁启超带来极大悲痛。他在《祭文》中说:“嗟乎嗟乎,天不欲使余复有所建树,曷为降罚不于吾躬而于吾徒。”梁氏善集句为联,此为其中最恰切的一个。纳公规若毫发,贻公谤若丘山,不祥如余,愿世世勿相友;尽其力为张良,诘其身为龚胜,非命而夺,疑苍苍者匪天。研几之深,进德之猛,我愧不如,奈天靳晚成,绩学为才名所掩;群萌未晤,大难未纾,君何能瞑?倘海填冤愤,精魂挟愿力归来。黄远生(1885-1915),名为基,笔名远庸、远生。著名新闻记者。江西省九江人。辛亥***后,在北京任上海《时报》、《申报》特约通讯员。袁世凯酝酿帝制时,迫其撰文赞成帝制。托辞赴美。1915年12月27日旧金山华侨误认他为帝制而来,遂被刺身亡。有《远生遗著》传世。上联“研几”,谓研究,探讨。典出《易·系辞》:“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进德”,语出《易·乾》:“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下联“愿力”,佛教指誓愿的力量,也叫本愿力。熊鉌(he)诗有“问学甚充厚,愿力还精坚”句。 祝宗祈死,老眼久枯,翻幸生也有涯,卒免睹全国陆沉鱼烂之惨;西狩获麟,微言遽绝,正恐天之将丧,不仅动吾党山颓木坏之悲; 康有为于1927年3月31日逝世,梁于4月27日与同门诸子曾在北京畿辅先哲祠举行公祭,此为梁氏于此时献的挽联。上联“祝宗祈死”,祝宗,犹宗祝,主祭祀祈祷的人。祈死,祈求速死。表示世事悲愤绝望的心情。“陆沉”,比喻国土沉沦,非由于洪水而由于祸乱。“鱼烂”,鱼烂自内发,比喻由内乱而覆亡。上联说康有晚年悲愤世事,体衰眼枯,非常痛苦;但现在去世了,免睹全国遭受祸乱灾害的惨象。下联“西狩获麟”,语出《春秋·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穷矣。’”杜预注:“麟者仁兽,圣王之嘉瑞也。世无明王出而遇获;仲尼伤周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修中兴之教,绝笔于‘获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为终也。”传说孔子作春秋,至此而止。“微言”,谓精微之言。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及 夫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又大义乖。”“天之将丧”,语出《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於斯文也”,意为:“天若是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也不会掌握这些文化了。” “山颓木坏”,典出《礼·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於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盖寝疾七日而没。”后来因以“山颓木坏”喻有重要影响人物的死亡。下联将康有为比作孔子,表现了学生对老师推崇之极的认识;同时也表现了对先师之死悲痛之极的感情。康梁政治关系至张勋复辟时已经完全破裂,可是师生之谊始终未断。梁氏之寿联与挽联应作师生佳话看。
更新于:2023-10-13 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