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名字是父母取的,名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改名字

2024-09-15 08:44

我们的名字是父母取的,名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改名字

我们的名字是父母取的,名字代表着不同的寓意,也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愿望,名字也决定了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以下是名字改名字的文章。

名字改名字

名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改名字

一、** : 红色的品德

**,1886年12月1日(农历十一月六日),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琳琅西麓李家湾一个佃农家庭。在他戎马生涯的一生中,曾用过好几个别名。

**诞生时,母亲为图个好抚养,像他前面两个哥哥“阿牛”、“阿马”一样给他取乳名叫“狗儿”。偶尔,朱家也按川北习俗,分别称呼兄弟三人为“牛娃子”、“马娃子”和“狗娃子”。到了4岁,父亲按照朱家的祖传字辈,给他取名“朱代珍”。1895年,他的私塾先生朱老师给朱代珍改名为“朱玉阶”,希望他往后用功读书,要像玉石那样洁白做人,立志沿着玉石砌成的阶梯,步步高登。

1909年初春,朱玉阶投考云南陆军讲武堂,因讲武堂是滇人所办,因此只收云南省人,不招外省人。朱玉阶来到报名处,查阅了登记簿,发现蒙自县还没人报考,他求学心切,于是假称是云南临安府蒙自县人,并改名为“**”。**考入讲武堂不久,冒籍报考的事终于被教官们察觉,有几个云南籍的教官立刻把这件事向讲武堂总办李根源报告,并声言要把**除名。李根源召见**后,见他是可塑之材,立刻打消了开除他的念头,并鼓励**努力学习。

1916年,**随援川军总司令蔡锷入川,带兵之余,独自悉心研究《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以及二十四史等文献古籍。凡在他所读过的书页上,都盖有“德字玉阶”、“仪陇朱氏”的印记。吟诗作赋是**一生最大的爱好,他还有个“玉垓”的笔名。当年,怡园诗社辑印的《江阳唱和集》刊载了他的19首诗,诗尾署名均为“玉垓”二字。

“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为了迅速壮大***队伍,1928年1月,**化名“王楷”,率领起义军打着国民***军一四○团范石生部王团长的旗号,发动了著名的年关,为工农红军第四军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谈到**时写道:“这个名字很贴切,因为这个名字由于在文字上的奇异巧合,在中文中的两个字正好是‘红色的品德’的意思。”的确,在汉语中“朱”又当红色解释,“德”为品德。**处处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一生艰苦奋斗,功勋卓著,忠于人民,待人诚恳,德高望重,堪称“红色的品德”。

二、彭德怀:君子怀德

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乌石寨一户贫苦农民家里。他乳名叫“真伢子”,原名叫彭得华。得华兄弟三人,他是长子,二弟叫彭金华,三弟叫彭荣华。他幼年时,乡亲们都叫他的乳名“真伢子”。彭得华从小认准一个“真”字,追求真理,讲话必真,做事认真。家乡父老说:“扁豆无虚花,真伢子冒(没)假话。”

彭得华曾给自己起了个号叫“石穿”。那是得华15岁那年,他离开家乡到湘阴县当堤工,受尽工头的欺压。一天,堤工局长来到工地,堤工们将局长团团围住,要求补发工资,遭到拒绝。富有反抗精神的彭得华和一些堤工们气极了,要把局长投进池塘里。官府知道后要抓得华,他被迫外逃。途中遇暴雨,他躲进一个山洞,听见洞里有滴滴答答的响声,仔细一看,从洞顶上落下的水滴,已把地面的坚石滴成了深窝,这真是“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啊!他想,受苦人若都能像这水滴一样坚持不懈地斗争,这吃人的旧社会不也能被砸碎吗于是他取“石穿”为号以自勉,含持之以恒、水滴石穿之意。

1922年,彭得华同邻村少女“细妹子”结婚。婚后不久的一个晚上,得华问妻子叫什么名字,妻子奇怪地说“我不是叫‘细妹子’吗”他笑着说“细妹子是你的小名,你还应该有一个大名。好比人家叫我‘真伢子’,这是我的小名,我还有一个大名叫彭得华呀!”细妹子说:“我就有这么一个名字,没什么大名。”“那好,我给你起个大名。”他想了想说,“男者为乾,女者为坤。你应该做女中的模范,就叫坤模吧!”妻子一听,感到很新鲜,就点头同意了。婚后,彭得华教妻子识字写字,还送她去湘潭女子职业学校学习文化。

婚后没几个月,彭得华应好友黄公略之邀到长沙投考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考取后他回家告诉大家,已改名叫彭德怀了。晚上,他对妻子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改名叫彭德怀吗‘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我不想升官发财,置田买地,我要做一个有道德的、多为人民办好事的人,所以我改名为彭德怀。以后你就叫我‘德怀’好了。”至此,彭得华改名为彭德怀。

1959年庐山会议召开。会上,彭德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大跃进”中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左”倾错误上书进行批评,竟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集团”主要成员。就在这年8月召开的八届八中全会上,“理论权威”康生在批判彭德怀时竟别出心裁地在他的名字上大做文章:“你彭德怀,早年起名叫‘彭得华’,野心好大啊,要得中华!还起个号叫‘石穿’,水滴石穿,搞阴谋嘛!”

“***”初期的1966年12月27日,彭德怀被从成都揪回北京。尽管他身陷囹圄,但忧国忧民之心依然如故。1967年4月18日《人民日报》刊登国际市场销售镁的情况。彭总读后,于20日夜给***写信(署名“石穿”)建议利用好大渡河南岸矿渣中的钙镁资源。

三、**:由女名到男名

**,1907年出生于湖北黄冈的林家大湾,原名林育蓉。他与两位在***史上大名鼎鼎的堂兄林育南和林育英并称为“林氏三杰”。

1925年,林育蓉在共进中学加入***。在这年年底,武汉地区的**组织接到了陈独秀、***联署的***第62号通告(这个通告以“钟英白”的名义发出)。林育南亲自为林育蓉作口头传达,大意为:广州黄埔军校正拟招收三千名入伍生,望各地迅速多选工作不甚重的同学、少校同学及民校左派同学,自备川资和路费,前往广州投考,以免该校为派所据。

林育蓉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决定服从党的决定,报考黄埔军校。林育南亲自为他整理行李,并给在广州的**领导者及他的熟人、朋友写信,拜托他们照顾林育蓉。到广州后,林育蓉没有先去报考,而是走向了杨家祠堂**广东区委机关,想先和党组织取得联系。路上他一直想着改名字的事情。他很清楚,进入了黄埔军校,就是他新的人生的开始。在新的人生中,在崇尚奋勇、崇尚拼搏、崇尚顽强、崇尚献身的军校中,他的名字“林育蓉”(有时也写作毓蓉、育容)太不适合,太女性化。没见过他的人,看到名字还以为他是一个女孩子呢。

林育蓉从林家大湾走出,进入武汉共进中学时就已考虑改名,他为自己选择的新名是虎虎生威的―个“彪”字。他曾征求过父亲的意见,但被父亲一口否决。父亲说:“‘彪’的字义还可以,但这个字含有刑戮、凶疾、失败之意,绝对不能改用此名。”

林育蓉一直在改与不改之间犹豫不决,良久,他结束了徘徊,大步跨进了杨家祠堂大门,在门房递上的会客单上,用饱蘸浓墨的笔力透纸背写道:“**,18岁,湖北黄冈人,求见恽代英、肖楚女。”“**”这个名字的第一次正式出现,就是在这张会客单上。**受到了恽代英、肖楚女的热情接待和亲切勉励。二人亲自派人把**送上了黄埔岛。他如愿以偿,成功地考入了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中的一员。

四、***:昭昭之明

1892年l2月4日,***诞生于四川省开县赵家场。对于他的出世,同许多晚清风云的伟大人物一样,众多热心的“演义家”曾经杜撰了好些神话般的传说:在一个桃花盛开的春天,他母亲到屋后的深井里去汲水,突然看到水中有一条活蹦乱跳的“金龙”,回家后即有身孕。***虽说是巧遇龙年出生,但他却生不逢时――因为在这一年的秋末冬初,刘氏家业的开拓者,***的祖父刘正富和祖母杨氏在7天内先后离开人世,刘氏家庭的成员一个个披麻戴孝,抚棺痛悼,沉浸在辛酸的泪水之中。***正是在举家服丧的泪水中呱呱坠地的。家里给他取乳名为“孝生”,意指他一出生就服丧带孝,长大后更要尽孝于长辈。

不管***怎样生不逢时,却是他父亲刘文炳盼望已久的第一个儿子。刘文炳是个受过十年寒窗苦,又弃文务农的失意秀才,满腹学问,但做不了官,成为浦里河畔有名的“泥脚文人”。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旧习俗中,这终究算是一种安慰。看到儿子着实惹人喜爱,刘文炳ziwei和自豪的情感油然而生,不禁想起《荀子·劝学》篇中的章句“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他自言自语地说道:“好一个‘昭昭之明’,这娃儿就叫刘明昭。”刘氏家族的谱序是“国正文明泰,天朝永治安……。”“明昭”正符合“明”字辈的起名要求,这是***最早的名字,父亲后来又为他取字“伯承”,伯,即长子之意;“伯承”,有子承父业之意。

五、贺龙:云中之长者

贺龙,1896年3月22日出生在湖南桑植县洪家关一户贫农家庭,小名叫“长长”。他小时候有次玩“打仗”游戏,为争当“指挥官”跃身下河,结果因雨后水急,被冲走几里远,后被人救起,救他的人说这孩子命真长。贺龙的父母便叫他“长长”,根据同音又叫“常常”、“常伢”。贺龙5岁入学时又取名“平轩”。11岁时,因家境贫穷,父母为他取名“振家”,希望他能振兴家业。

18岁时,贺龙参加孙中山的中华***党后起名,改名,又取名云卿。这个名字来源于《尚书大传》中的《卿云歌》。相传,上古舜帝传位给治水的禹时和臣民一起唱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明明天上。烂然星陈。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按贺氏族谱,贺龙为“文”字辈,本名为“贺文常”。后来,他的父辈们认为“文常”、“云卿”这两个名字,表达不了他们所寄托的期望,议论重新起个响亮而有深意的名字,他叔父贺士奎是个教书先生,说:“云卿、文常(长),取其中云长二字演义下去,云中之长者,当然是龙。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降,大则吞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者飞跃宇宙之间,降者潜伏波涛之内。龙能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我看就以‘龙’字为主,再加一个字,理想名字成矣。”但加什么字呢他们始终没议出个结果来。在一旁的贺文常说:“我看就用一个‘龙’字吧,又好说,又好记,就叫‘贺龙’吧!”从此他就改名为贺龙。

贺龙在青年时期即蓄了胡须,在大***时期,湘西桑植家乡的人民给他起了个绰号,尊称他为“胡子”或“贺胡子”。有一首民歌就这样唱道:“大地乌云掩太阳,一朝消散又重光。忽闻各处人喧闹,胡子果然转故乡。”

六、陈毅:士不可不弘毅

陈毅,190l年8月26日生于四川省乐至县薛苞镇张安井村。陈家是按照“尧舜禹汤、文武荣昌、世德延远、福寿绵长”的谱系,循序排辈的。陈毅的祖父叫陈荣盛。父亲叫陈昌礼,学识渊博,喜爱琴棋书画,又能作诗填词;母亲黄培善性格刚毅,为人贤惠。陈毅自幼跟父亲认字,受到父母的良好教育。

陈毅5岁那年开蒙入学,父亲陈昌礼给他取学名叫世俊,号仲弘,希望他能成为一个才智出众的俊杰人物。陈毅从小勤奋好学,记忆力强,书读几遍就能背诵。他受父亲影响,喜爱诗词与下棋。在成都德胜乡读高小时十分敬佩苏洵,曾说他“最喜爱读苏老泉的文章”。北宋文学家苏洵,字明允,为此陈毅曾将“明允”倒过来,一度取名“陈允明”。

古代思想家曾子有一句名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说,一个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千百年来,这句名言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陈毅15岁考入成都甲种工业职业学校,18岁赴法勤工俭学。一天,他读到曾子“士不可不弘毅”这句话,感触很深。他想,要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同恶势力斗,任重而道远,光有弘(刚强)不够,还须有毅(毅力),坚持始终,于是他改名陈毅,将号“仲弘”与名“毅”有机结合在一起。他考取留法勤工俭学的红榜上即署名“陈毅”。从此,陈毅常用“弘毅”来警策自己。他22岁加入***,血气方刚,英勇无畏,人如其名,在长期的***斗争中百折不挠,鞠躬尽瘁。再后来,陈毅还起了一个笔名叫“曲秋”。

七、罗荣桓:桓桓于征

罗荣桓,1902年11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衡山县湘江以东(今属衡东县)的鱼形镇寒水乡南湾村。罗荣桓的家庭属于衡山大族――黑田罗氏,他的祖父罗汇吾,虽然自幼读书却始终没有考上秀才起名,改名,一生以教书为业,去世时只给后代留下了―斗谷的田。罗荣桓出生后,父亲罗国理按照族谱的行辈,给他取名慎镇,字雅怀,号宗人。按当时习惯,发蒙之后,称号不称名、字,大家都称他“罗宗人”。

1911年辛亥***爆发,清机构被推翻,龙旗变成了五色旗。这场***很不深入,到了偏僻的南湾村,除了男人陆续剪掉发辫外,生活一切照旧:农民们仍然在忍饥受寒,种田交租;当地的土豪劣绅肖罗仙、罗凤梧等仍然在耀武扬威。

不过,社会毕竟是要前进的,到1914年,南湾村出现了一件新鲜事,罗荣桓家斜对过的―个祠堂里,办了一所小学,叫罗氏岳英小学。学校―开学,罗国理便把罗宗人从私塾转学入高小一年级读书。岳英小学第―任校长罗炳文,曾经到县城进过洋学堂,是一个思想比较开明的新派人物。他在学校里开的课,除国文之外,还有算术、博物、历史、地理以及图画、音乐、体操等。罗国理领着儿子去见校长罗炳文。罗炳文嫌罗宗人的名字不好听,罗国理便请这位兼教国文的校长另给他起个名字。罗炳文略作沉吟,顺手取一张纸,写了“荣桓”二字,并解释说:“《诗》云:‘桓桓于征’。‘桓桓’者,威武也;‘征’者,征伐也。我看令郎年纪虽小,但长得十分魁梧,现在正是多事之秋。令郎将来讲习武事,建功军旅也未可知。”罗荣桓对于校长和父亲这番对话,当时不甚了解,他还不懂得选择自己的志愿。不过,这所学校确实为他打开了新的知识之窗。他贪婪地、兴趣盎然地吸收着算术和声、光、电等自然科学知识,为以后建功立业打下了基础。

八、徐向前:继续向前

徐向前,1901年10月8日(农历九月二十八日)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冶镇永安村,在家中排名老六。父亲徐懋淮,晚清秀才,以教书为业;母亲赵金銮,是一位家庭主妇。徐向前出生后,祖母看到是男孩,很是高兴。因为前面两个哥哥的名字是“银仓”、“银福”,祖母便给他取了个乳名为“银存”,意思很明白:希望他前程似锦,发财享福,并且把银钱多多积存起来,泽被子孙。

徐向前的父亲是村上学问最大的秀才。他认为作为读书人,名字很重要――应该叫起来好听、顺口、文雅,有深刻的含意。他给这第六个出生的孩子起了学名、字和号。于是,小“银存”有了上家谱的正名大号――徐象谦(“谦”为《易经》中**卦之一,是六十四卦中惟一的六爻皆吉的卦),字子敬。

大***失败后,***队伍里出现三种人:有些人变节投降了,把同志的头颅献给敌人作见面礼;有些人动摇退却,脱离***队伍开小差跑掉了;有些人擦干自己身上的血迹,掩埋好战友的尸体,迎着风浪,继续向前进。徐向前把这三种人作了认真比较,觉得第一种人可耻,第二种人可悲,第三种人可敬。因此,他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立志要做一个继续前进的人,于是便将“象谦”改为“向前”。

九、聂荣臻:百福骈臻得双全

1899年12月29日,聂荣臻出生在四川江津吴摊场附近的石院子,一家人为给他取名费了番周折。聂荣臻的外祖父对其父聂仕先说:“凭空想,一时想不出,你们都是识字的,翻书吧,从书上选一个有福气的名字。”聂仕先夫妻俩都读过几年私塾,当晚,聂仕先把家里的那本《杂志三字经》拿出来,靠在妻子唐氏身边,寻找起儿子的“名字”来。左斟酌,右推敲,夫妇俩把书都翻完了,也没有找出个理想的名字来。

“明天你到我父亲家去借书,顺便征求他老人家的意见。”唐氏对丈夫说。第二天,聂仕先来到岳父家里,把来意告诉了岳父后,便在书案的抽屉里翻书。一会儿,他取出一本《随身宝》坐在椅子上翻阅起来,翻到最后一页,聂仕先脸上露出了笑容,起身走到岳父身边,指着书上的文字,把自己的意思向岳父讲明,岳父沉吟了一会儿微笑着点头表示赞同。

聂仕先匆匆回到家里,径直走到唐氏房里,指着书的最后一句说:“‘百福骈臻得双全’,这句话吉利。按家谱排列我儿是‘荣’字辈,就给他取名‘荣臻’,字‘福骈’,你看要得不?”唐氏高兴地点头同意,想了一下,接着说:“我看娃儿的小名也照这书上取吧,就叫他‘双全’。”聂仕先也点头答应,夫妇俩都高兴地笑了。区别于其他九帅,聂帅用“荣臻”这个名字用了一生,没有改过。

十、***:民之利剑

***,1897年4月28日生于广东梅县雁洋堡一个贫困的小商人家庭,客家人。***之父叶钻祥生有8个子女,***排行第二。父亲很喜欢这个儿子,按照叶氏族谱,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叶宜伟。

***前面有个姐姐叫稚英,活到十几岁就早夭了,活下来的还有两个妹妹:才英和顺英。当地穷人家有“卖女养男”,卖女儿给人家当童养媳的习惯,这两个妹妹都送人当过童养媳,大妹妹才英后来被送回家来,唯独小妹妹顺英最可怜,两岁就给人家当童养媳,以后又被转卖,受尽折磨,直到***才打听到下落,兄妹重逢。活下来的惟一的弟弟叫宜导(道英),也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长大的。

1917年夏,***等几个同学冒着盛夏酷暑,长途跋涉乘火车来到西南边陲名城昆明,准备投考坐落在翠湖西岸的承华圃的云南讲武堂。***进入云南讲武堂后,给梅县家乡的弟弟宜导的信中写下了自己的抱负。他踌躇满志,决心在学校习文练武,作***的“前驱”,为了表示投笔从戎的决心我们的名字是父母取的,名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改名字,他特意把自己的名字“宜伟”改为“剑英”,立志做“民之利剑”,为国为民,英勇奋战。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剑英”这个名字和“稚英”、“顺英”也是排在一起的,符合人的传统观念。

改名也需要好时机

1、孩子的姓名笔画过多,那么在小的时候特别是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写自己的名字时就会遇到很多困难。有的家长为了追求特异,打着望子成龙、与众不同的“招牌”,给自己的孩子设置了人生的第一个障碍!

2、姓名生僻古怪,用生僻字的姓名大多被别人所厌烦,本想与你正常交流的,但你的名字都读不出来,干脆作罢,久之就会被孤立,被疏远。或者直接念白字,试想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被别人完全认可的人,怎么出身立世呢,与父母给孩子起这种名字的初衷是否背道而驰?!

3、姓名拗口、谐音不良,我曾与一些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交流过,他们也谈到了一些读音拗口的、生僻的、谐音不吉祥的名字,往往在投简历的时候就会“Pass”掉,试想,那个公司的老板会用“李泊才”(你破财)这样的人做财务呢?而那些读音拗口的名字,往往在内部磋商的时候就被否了。于是,一个不合格的姓名也会成为一个刚踏上社会的年轻人的巨大障碍,但是有一点,没有哪个公司会告诉你:你的名字起的很烂,我们不用你!

4、还有的孩子,因为名字被叫了谐音,遭到同学、小伙伴的笑闹,甚至羞辱,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严重创伤,甚至为此打架、纠纷,这种种不利起名,改名,居然就是望子成龙的父母直接导致的!

5、姓名过于俗气甚至不雅,这样的情况往往使得自己缺少自信,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时,连自己的名字都不好意思说出口,彼此第一次交流,就会显得没有底气,于是整个气场就会变弱,今后如何还能“风生水起”呢?

上面的这几个小例子,是比较常见的姓名不良带来的困惑,我不想放大姓名对人生的影响程度,但可以这样说:命运好的人更加需要一个好名字的帮衬,命运不好的人,就不能再被姓名所拖累了。试想,连自己都不喜欢自己的名字,或者名字被大家排斥,又如何能“扬名立万”呢。

我们人是讲究传统、传承的,所以我们几乎不会去改变姓氏,于是“名”就显得尤为重要,更关键的是,名是可以改变的,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改名?因为这是影响命运诸多因素中,最容易操作的!那么,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名字不好、不喜欢、难以被人接受,或者同学、老师、亲友、上司提醒过你应该改名,又或者自己的孩子向你反映自己的名字不好想改的时候,请慎重对待,尽快改一改吧。那么改名要把握什么样的时机呢?

1、孩子上幼儿园、小学、中学乃至大学之前,因为即将面临一个新的环境,这时候把名字改了,在新的环境中很容易被接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替换掉原有名字的影响,孩子自己也容易接受。

2、事业不利、感情受挫想换个环境重新开始的时候,换一个新的名字,放下过去,重新找回自信,以新的面貌去新的环境中再展宏图。

这里还想对一些家长说几句,我遇到不少家长,明知道孩子的姓名存在问题,却犹犹豫豫,拖拖拉拉,这是对孩子极为不负责任的做法,一晃眼,孩子长大了,想改,晚了,或者影响已经形成了。过去有句老话“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名正则言顺,不要再去追求那些浮华的、特立独行的、标新立异的名字了,返璞归真吧,翻开史书,你看看古往今来的这些成功人士的名字,哪一个不是或中正、或吉祥、或平衡稳重的呢。关于姓名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多找来看看我们的名字是父母取的,名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改名字,加深了解。

明星钟欣桐改名字

据媒体报道,歌手钟欣桐(阿娇)在微博宣布改名,名为钟欣潼,她在微博留言:“你没有看错,我是改了名字啦”。此即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纷纷议论其为何要改名。方舟周易认为,改名改名自然是为了“名”。所谓“名”在周易命理即为“事业”,也就是说,阿娇改名是为了事业之发展。这当然也是顺理成章、无可厚非的事情,更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了。

其实阿娇以前就曾改了几次名。援引阿娇的自述,“钟嘉励这个名字很特别,其实我自己对原名很满意。后来我签约唱片公司,才改名为钟欣桐,不过证明身份我仍然用原名。至于,是我的一位中学朋友给取的,后来的人简称叫我‘阿娇’。我喜欢这个名字,文雅又有亲切感。”因此,方舟周易觉得,大家更应该从阿娇的改名中了解更多改名本身的玄机、得到更多改名的启示才是。

命主姓名:阿娇。

出生公历:1981年1月21日12时0分(北京时间),星期三。

出生农历:庚申年 十二月 十六日 午时。

伤 比 日元 伤

坤造 庚 己 己 庚

申 丑 亥 午

藏干 戊庚壬 癸辛己 甲壬 己丁

劫伤才 财食比 官才 比枭

节气:小寒:1981年1月5日18时13分,立春:1981年2月4日5时56分。

起大运周岁:5岁 2个月 28天,每一交大运年 4月 18日起运(公历)。

劫 枭 印 杀 官 财 才 食

大运戊子 丁亥 丙戌 乙酉 甲申 癸未 壬午 辛巳

岁数 6 16 26 36 46 56 66 76

年份 1986 1996 2 2

一、适宜的改名有利于事业。从阿娇的改名历程中我们不难看出,阿娇的改名往往都是处于事业发展的关键节点时实施的,并且效果显著。比如,从钟嘉励到钟欣桐是其签约到唱片公司之时改的,改名后的效果有目共睹,不用方舟周易赘述;再比如,这次由钟欣桐再次改名为钟欣潼,便即刻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波澜,将事业上有几分走低的她再次引入人们关注的焦点,效果是立竿见影。

二、改名有时需随时运而动。从钟欣桐到钟欣潼,桐与潼虽音同,但其五行却是迥然不同的。“桐”五行属木,而“潼”则五行属水,那么其在八字命理中的作用自然是大相径庭的了。从钟欣潼目前的运势以及未来运势走向来看,其五行上更需要补水才更有利于事业的发展。因为钟欣潼接下来的流年和大运官星透出,用水则可通金木之关以免形成八字命理中的伤官见官而不利事业、名气、名声等之事。其实这一点,我们从钟欣潼之微博的主色黑色亦可见一斑,在周易命理中,黑色之五行为水也。

三、改名不一定就要改户口。名字在于遵循“用则有用”的原则,也就是说,关键在于其在生活中的运用,而不在于是否上户口,也不在于改证明身份。方舟周易认为,名字就象工具一样,有而不用等于没有,并且有时候反为累赘;而只有用它才能体现它的价值。钟嘉励改名为钟欣桐也没改证明身份的,也就是说钟欣桐这个名字的价值是在使用中体现出现的,而不是在证明身份、户口本上体现出现的。

四、艺名网名同样影响人生。从钟嘉励到钟欣桐、阿娇、、钟欣潼的改名中我们不难看出,本名、艺名、网名、笔名、甚至绰号等均会影响人生命运,只是影响的时段、影响的程度、影响的重点不同而已。当然,如果你同时用这些名字时,那么,它们也将会同时对你的人生命运施加相应影响的。

更新于: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