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智慧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09:46来自正心正举
易经智慧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09:46来自正心正举
文丨雪峰 · 主播丨涂山
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中,《易经》的地位尤为重要,它被尊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上下五千年,整个华夏精神文明深受其滋养和启发。《易经》中蕴涵的丰富智慧已经渗透入中华文明的各个领域,其宇宙观、生命观和方法论对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哲学、艺术等方方面面影响深远。
内观己心
《易经》中的系统论
“生生之谓易。”《易经》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它把整个宇宙看作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系统,天、地、人三要素囊括其中,并且在宇宙整体观的参照之下,天地人三者之间不断进行着信息的共享与互动,全息相应。八卦六爻的结构正是天地人和合一体的符号表征,六十四卦象也是宇宙万物的原型表达。
《易传·系辞上传》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相重,演绎成六十四卦,蔚为大观,包罗万象。这其中蕴涵着《易经》中整体与部分的辩证思维,整体不是“铁板一块”,而是由各个部分有机组成,部分不是孤零的“部件”,而是有机地融入于整体之中,气血相融,气脉相通。
在《易经》六十四卦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即阴阳二爻易经的核心智慧,两者的排列次序和结构任一发生变化,卦象也会随之改变,其象征意义也会不同。比如,同为两个阴爻和一个阳爻,“震卦”和“坎卦”的象征寓意是不同的。
《易经》六十四卦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构,而是一个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各个卦象的六爻,从初爻至终爻,达至顶峰继而折返,寓意着事物变化发展的全过程,如拓扑学中的“博洛米结”,周流不止,以至无穷。
《艮卦·彖》 :“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正说明了,《易经》中的系统论思想是一种结构性的时空观易经的核心智慧,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的特质。
外察世界
科学管理呼唤“东方智慧”
21世纪的发展与变化矩阵呈现出一种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给现代企业管理抛出一个巨大的考验,信息时代的裂变式增速,互联网+思维的助推,整个企业管理的生态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裹挟前行,科学管理模式不免显得有点捉襟见肘。企业如何保持基业长青,正是摆在现代企业管理面前不得不思考的紧要命题。
现代企业管理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从早期的经验式管理,到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再进一步演变为现在盛行的人本管理,这个过程其实是建立在西方式的科学主义范式基础之上的,其整体的逻辑是一种“工具理性”,管理追求的是速度和效率,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科学管理的确为人类的存在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福祉,但是面对21世纪发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如何去应对管理中出现的“黑天鹅事件”和“蝴蝶效应”易经的核心智慧,一味地秉持西方式科学管理模式显然是力不从心的。
启迪多元思维
企业管理的自组织化
法国著名哲学家埃德加·莫兰在其著作《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中有这样一段陈述:“复杂性的方法要求我们在思维时永远不要使概念封闭起来,要粉碎封闭的疆界,在被分割的东西之间重建联系,努力掌握多方面性,考虑到特殊性、地点、时间,又永不忘记起整合作用的总体。”
这样的西方式表述可以说和《易经》中的全息思维殊途同归,对现代企业管理实践有着如下的启示:
整体性思维。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内部流程各环节以及企业与外部环境的沟通上都存在相互的联系。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企业战略和愿景层面进行一种整体设计,同时,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协调,优化功能,实现一种和谐、有序和能动的企业发展机制。
过程性思维。马克思说过,“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过程哲学的先驱人物怀特海也有过类似的表述,认为物质的构成具有精神的特性,世界不是单个物体的集合,而要看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简言之,世界的本质是关系易经智慧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09:46来自正心正举,是一切关系的总和。
权变性思维。《易经》为“变易”之道,认为整个世界处于千变万化的过程中,“生生之谓易。”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不能抱守着一成不变的方法和模式易经智慧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09:46来自正心正举,而是要在管理实践中认识变化,把握变化,运用变化的规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正所谓“神无方而易无体”。
正心正举
拨迷见智
开启自在之门
整个中国文化的基调是一种整体性的和合思维,追求天人合一之境,讲求天时、地利、人和。人是自然中的一部分,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不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在整个自然运行的过程中,把握规律,调整节奏,与时俱进,与时偕行。
《易经·系辞上》云:“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这正是《易经》中蕴涵的和谐思维,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实践过程,其目的在于实现管理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良性沟通以及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有序和谐,而不是各职能部门之间彼此的职权“僭越”。
相对于西方的科学管理语境,追求一种权力话语,崇尚威权式的服从,《易经》智慧下的管理是一种安分守己的和谐思维,是一种知“本分”而求上进的内在主动性的激发,倡导的是一种平衡、和睦与互补的企业管理文化,体现了一种人道关怀。
《易经》智慧讲求“刚柔并济”。刚柔即阴阳,阳刚代表一种刚毅勇猛,锐意进取,阴柔代表一种谦恭和顺,包容内敛。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该追求一种刚柔并济,阴阳和合的状态。
任何一个管理系统一旦阴阳失调,其管理效度和信度就会事倍功半,造成企业管理内耗严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创业初期企业需要“乾”之自强与刚毅,当企业进入成熟稳定期,如果一味进取,刚强勇猛,并不能保持企业的基业长青,这时就需要“坤”之内敛与柔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企业管理就进入到一个反思的调整阶段 ,退一步海阔天空。唯有刚柔并济,张弛有道,才能确保企业处于一种良性且富于弹性的状态。
《易经·系辞下》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以“易”之维观管理之“度”,得管理之“道”,效管理之“法”,千变万化而“不易”者,唯天地之间的一个“人”。人者,仁也。仁爱之道,便是管理之道。
·end·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