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中的人体与磁场
近代科学告诉我们,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磁场的强度虽然较低,但它是地球生物生存的大环境,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已经适应了这个环境。但是,当地球磁场的强度发生明显变化时,会对生物活动产生很大影响,甚至危害生命。据说,数万年以前的一次地球磁场南北极互换时,有七种
生物从地球上消失了。
在地球内部,各种元素也会产生各种热能、磁场、重力场和辐射:在地球表面,高山、河流、植物、动物等,也都有属于自己的气场。它们不但互相影响,也会影响到人体的气场。当地球磁场发生明显变化时,就会增加某些疾病的发生率,或引起病情的变化。
风水中的微波
风水中讲究“藏风得水以聚气”,如何寻找生气之地,让气对人产生有益的影响,就是风水的重要作用。但“气”在中国古代一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没有谁能给予明确的解释。直到1978年,美国的两位射电天文学家一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了宇宙创生时期所发生的信息,并因此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人们才开始将“气”和微波联系起来。
现代科学证明,微波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玻璃、塑料和瓷器能被微波穿透而不被吸收;水和食物等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而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微波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对人体也有影响。当微波辐射达到4080兆赫时,可以穿透人体皮下组织,进入筋骨之间,能够增强人体的气血运行,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方面有很强的功用。不过,长期在高频率微波辐射下工作,对大脑皮层会造成不利影响,如头痛、乏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神经衰弱等。
因此,现代风水学认为,生气旺盛的地方,都是能有效接收微波的地方;风水中化解煞气的方法其实就是改变微波的性质,从而让微波对人体的破坏作用转为有益作用。因此,风水产生了新的定义:所谓风水,其实就是寻找和制造能让人体有益的微波合理聚集的场所。
更新于:8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