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命时报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儿科主管护师 赵艳莉 □主任 吴 珺
儿童保健门诊体检时,医生会建议给孩子查一下骨密度。此项检查能了解孩子的发育程度,作用很大,这里把很多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总结介绍一下。
什么是骨密度?骨密度又称骨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重要指标。人体中99%的钙均积蓄在骨中,骨密度直接反应了人体中钙的含量,是评价婴幼儿骨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骨密度检查对孩子有什么意义?儿童时期是骨量累积的关键时期,定量超声检测骨矿物质含量,不仅能评估骨钙含量,还能动态观察骨量能否持续增长。骨密度减低儿童除容易发生骨折外,还会增加儿童佝偻病、成年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发生概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可根据骨密度监测及早发现身体内是否缺钙,或平时骨质发育是否良好,也可用来监测补充钙剂后的吸收及治疗情况。
孩子吃得多、长得胖骨密度峰值不一定高。骨密度的影响因素与遗传因素、喂养方式及维生素补充情况有关。钙质、维D缺乏会导致骨密度降低。此外,还有可能是不良生活习惯导致。比如,缺乏运动、肥胖、偏好饮料等都是影响孩子骨骼健康的危险因素。因此,合理营养摄入加上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改善骨矿化和维护骨骼健康有益。家长应定期监测孩子的身高体重指数(BMI)和骨密度,及时发现是否存在超重、肥胖或缺钙的情况,并做相应处理。
婴儿期、学龄期是骨密度发育不良的多发期。一岁以内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也是骨密度发育不良多发期,单纯母乳喂养难以满足机体需要。如果宝宝此时骨密度发育不良,补充维生素D和钙的同时,要及时合理添加辅食以满足骨质矿化需要。学龄期运动增多,代谢活跃,骨骼快速发育,是骨量累积的关键时期,要注意合理膳食,保证奶及奶制品、豆制品及叶菜类食物的摄入。同时,家长要在这两个时期密切关注孩子的骨密度,以获得理想的骨密度峰值。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