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湘翔
澧水的旁边有一座山,山脚小有一座香火鼎盛的庙,庙的旁边有一条茅草公路,沿着公路走向山顶,尽头是一座冷冷清清的道观。
站在道观观景台上,澧水环绕而过,澧阳平原尽收眼底,左边是澧县,右边是津市,河道上汽笛彼此起伏,津澧大道车水马龙,对岸河堤是郁郁葱葱的小草原,这边是成片成片的油菜花。眼前的景色,果然不负道家洞天福地的名头。而这座道观,就是在津澧大地延续了一千六百年历史的中武当道观。
这座道观曾经不叫中武当,五百年前弘治年间,第四代华阳王与常德荣王共同捐资重建道观,以真武祖师为主神,为区别慈利县南武当,特取名为中武当,这里既是四方信众的朝拜场所,也是华阳王的行宫之一。五百年前的遗迹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当中,如今的道观也仅仅只剩下一间破败的瓦房,两个清苦的道人在坚守,而我与道观结缘,却是因为一次意外的邂逅。
2018年下半年,我的身体出现问题,三年未曾正常休假及各种折腾终于拖垮了看似强壮的身体。从一个医院转到另外一个医院,从一个简单的小手术到医生诊断可能身体某个部位多长了一些“小宝贝”,一次次的折腾既耗费大量的时间,更让精神疲惫不堪。
在一次偶然的登山当中,偶遇这座道观,在与道人聊天之中诉说自己内心的苦闷。道人给我查看了一番之后,得出了初步结论,这是因为长时间不规律的作息导致身体严重阳虚,高强度精神紧绷导致先天元气在慢慢流失。
道人强调说,比打针吃药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比求神拜佛更重要的是锻炼身体,比信念更重要的是身体健康。在道人的指导推荐下,平时在网上学,偶尔上山求指教,半年多的时间,我学会了道家的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七星剑等低烈度养生功法,效果确实很不错。
中武当是一个修身养性读书的好地方,距离山下喧嚣的“古大同”不足三公里,山下人声鼎沸,山上敛声息语。那段时间,我每周六周日都会上山,因为天气比较冷的缘故,一天到晚,山中只有我跟两位道人在那里。山上有时接电话都听不清晰,网络更是很差,逼的我不得不带几本闲书慢慢的翻阅,带上一根笛子慢慢吹。
每当我看书练功的时候,道人绝不会打扰,哪怕看到我在打瞌睡,道人也不会叫醒我;哪怕太极拳打的跟跳舞一样,道人也只是默默的看着且不笑话;哪怕笛子吹的连鬼听了都害怕,两位道人也只是静静的做着他们自己的事情。有问题他们会回答,到了饭点就叫我吃饭,想听故事或者道家理论他们就跟我讲,也许这就他们所信仰的道法自然,一切都顺其自然。
南怀瑾曾经说:“三千年读史无非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道家天人一体的超然境界构筑成如今这个民族的风骨,在意气风发时不居高自傲,在祸乱来临时奋起抗争。“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不清净又如何能够意志坚定;不清心,又如何能达到远大前程。道家的魅力并非一朝一日一文可以讲述清楚,他本身就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性命双修,心怀天下,济世为民。
虽然在当代,信仰总是呈现以宗教信仰或者对现实某种物质的崇拜为载体,然而历史的规律从来不是这样。大多数中国人其实本质上从来就不相信任何宗教,也不相信权利与钱财,真正融化在这民族骨子里面的,是人定胜天,是事在人为。
道士修心也修身,不相信来世,永远对现实生活保持热忱与兴趣,所以道家医学养生功法与剑术独步天下;道士敬天不信天,对上天无与伦比的崇拜,却无时无刻在想着如何逆天改命追求长生;道家的思想博爱侠义,“乱世下山救世,盛世归隐山林”,骨子里面生的就是不屈的侠义精神。
因为这些哲学思想深深的融入这个民族的血液灵魂当中,所以无论历史上遭受何等的挫折与屈辱,总会有人奋起抗争;无论这个时代,是遇到外在军事威胁、打经济贸易战,还是内在经济下行、扶贫脱贫压力大等,总会有人在危难时刻带领我们,将这个民族带出深渊。
声明 本站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 包括/图片/视频/个人隐私等信息 )请来信告知,本站收到信息会尽快处理并回访,联系邮箱:laodilailiao#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