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相,堂上尊”的“唐白器”,为什么这么尊贵?

2025-02-28 21:16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见到王晓峰老师定名为“唐白器”的瓷艺作品时,即便是知识渊博的学者、经验丰富的瓷艺人,也难以用既知的系统、理论去评判。

他的作品带着有迹可循的文人精神和不露痕迹的简约“留白”式东方意韵,悠然而来,不动声色地俘获专业评审的心。

如果说我们从前所见的瓷器都有出处,都能用类型、风格、技法、朝代特点去理解,那这一次,遇到这如裂变一产生的“唐白器”,我的感觉就如同被一扇突然打开的门,带入了另一个未知的世界。

若要用一句话给“唐白器”定论,便是资深媒体人黄茂军的那句“帝王相,堂上尊”。

“相”表述的是器物所呈现的观感,“帝王”一词足以表明“唐白器”造物者对材料把握炉火纯青,人与物合一,造化出极致、统领性的精品好物;

“尊”体现的是器物的内涵所散发出的气质与韵味,“堂上尊”又足可见“唐白器”与周围环境相互映衬的和谐之美,甚至因了此等美物,而带动周围的气场的上扬。

如此“尊贵典雅”的唐白器,却只用最简单的几个颜色对比,或银与白,或白与酱、或彩色融合与白色,来呈现。

看懂的越发赞叹,看不明白的越发不解,好个“小题呈现大作”的王晓峰。

这样不拘一格,受传统启发却不受其限制的“大胆”艺术家,是怎样在“人”与“器”之间相生,呈现如此“简约却不简单”的艺术套餐呢?

王晓峰199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设计专业。凭借对瓷艺观察透微和细腻的表现,早先他做的是高仿瓷,各朝代名窑代表作均让他仿了个遍,藏家对这些出自当代的“历代”名瓷爱不释手,而对于王晓峰来说,则是一个不断积累而精进的过程。也受邀在大型瓷器厂为商业订单做设计。

“2007年,我40岁,做了15年瓷器。可以说历朝精品都做遍了。我是学设计出身的,重复前人的路,没有融合时代风貌、人文精神、审美风尚的‘仿古’作品不是我要走的方向。这样的创作,从我内心来说,快乐感不够!我想做个人参与成分更多的东西出来,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对万物的理解。”

这样的作品,因创作者凝聚的思想、情感,心手合一,赋予了“器物”除了观感外化形象以外,与观者、藏家能进行精神交流与对话的内涵,而富有了生命力。

而创作者的人生阅历、世事沉淀后的心态,又不断过滤掉一切多余的东西,把最简练、纯粹、质朴的东西融入创作中,使得作品越发耐人寻味。

出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水秀江南,王晓峰当然清楚中国瓷艺“南青北白”的说法,但对纯粹与质真的追寻,却没有让他拘泥于景德镇的瓷艺材料和技艺手法,越简练质朴的材料越打动他。

直到2010年,遇见“唐白釉”的材料,那种单纯的美和统帅性的气质,正中王晓峰之心。

“唐白器”一名的由来,王晓峰自有一番独到的用心:“唐”代表唐朝,作为中国最盛的朝代,其风华物茂代表了盛世的审美和尊贵的品味,流传于中国人心中,成为不灭的烙印。

“白”,简单而纯粹,即是材料主色相,又表明作者至臻的内心。

而关于“器”,王晓峰老师对其深度的理解,为我们打开了科学理解艺术的道路——

“我为什么不取名叫唐白瓷,而叫唐白器,因为这反映的不仅仅是材料的关系。‘瓷器’两个字我们经常看到,并且在生活里有一定的认知。

如果把这两字拆分开,我们很容易发现‘瓷’指的是一种材料,而‘器’指的是材料的状态。

瓷经过泥塑火烧,点石成金,反映的是人与材料的关系。‘器’是材料反映出来的一种状态。‘器’的出现是用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渐渐的从满足生活延伸到美化人们的生活和陶冶人们的情趣。好的器物是功能和美学的统一,达到心照器物,物语同境,气韵神合的意境。”

“东方美学更追求意蕴,象外之象,讲究人和自然的融合。‘器’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感知,是人类精神思想的产物。中华几千年来源远流长的文化被赋予器物上。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造就的风格与气质是不同的,即‘物以载道’其意之内涵。”

在王晓峰老师看来,“器”记录着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蕴含着人间的生旦净末,五味杂陈,述说着内心的喜怒哀乐。因此,好的器物应该具备一种气质,这种气质不仅和材料,工艺有关,更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表达。

对材料表现的器物状态理解得通透了,创作反而不受拘束,而明媚自由了。不给自己“设限”,不给艺术“设限”的王晓峰“任性”的利用一切可以达到想呈现的状态、风格、气质的材料和技法自由的表达他对器物的理解、探索。

他可以纯练如简的只用最素雅的白、浅灰的釉色,结合细致勾勒却不显刻意雕琢的匠气意味的手法创作出“宋雅之风的”唐白器系列作品;也可以把五彩的釉料按合适的配比,送入窑炉中,带出颜色不一,如火舞金砂般绚烂的“子月”系列陶器作品;亦可以在浅淡典雅的青白釉色之间运用自如,再现宋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之境的影青;甚至他还搭了“混搭风”的车,把青花瓷与银组合碰撞成首饰,玩出了具有时尚感的中式风意味。

而器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器”摆脱个体独立存在关系,与周围的其他物件、环境条件形成的整体空间关系。

为了进一步探索“器”的作用、状态,王晓峰又独出心裁的做了“器物”的“行为艺术”尝试——前段时间,他把器物放置在一处公共空间的不同位置,结果效果好得把王晓峰自己都美翻了!”于是,王老师策划着想要做个个展,把“唐白器”放置于户外,探索器物在环境中的情绪表达,室内作为延伸和补充。

人寄情于物,托物言志,于是器物便有了生命和灵魂。在王晓峰老师的创作和探索中,我们看到了,人对器物的情感赋予并不是单向的,器物的气质又会在岁月中丰腴人的内心。

| 王晓峰 (东家ID:唐白器 / 王晓峰 ),陶瓷艺术家

作者:霁蓝

更新于:1个月前

声明 本站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 包括/图片/视频/个人隐私等信息 )请来信告知,本站收到信息会尽快处理并回访,联系邮箱:laodilailiao#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