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丽娟
一位喇嘛途经一座偏僻的山村,远远地看到一间破败的茅屋,四周大放光明。喇嘛心中惊异,知道这里一定住着得道高人,于是改变了原有的行程,特地到茅屋拜访。茅屋的主人是一位独居的老婆婆,年轻时学诵六字大明咒,天天虔诚念诵,至今已有三十多年。
喇嘛了解到,这位老婆婆的全部修行只是持之以恒地念诵这一句六字大明咒,此外无他,只可惜她的文化程度不高,竟然将“唵嘛呢叭咪哞”的最后一个字认成了“牛”。喇嘛好心地纠正了老婆婆的发音,然后才放心地告辞了。
数月之后,喇嘛故地重游,再看那茅屋的方向,先前的赫赫光明竟然消失不见了。喇嘛大惊失色,恍悟是自己的一句话使老婆婆三十余年的笃信生出了裂痕,当下急中生智,找到老婆婆,说:”我之前只是试探你的诚心,其实你原先的读音半点不差。“于是,喇嘛再次告辞上路,回望那座茅屋的时候,先前的光明果然重现。
这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倘若在宗教体系之外加以解读,将茅屋的光明理解为人生的幸福感,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幸福感与信心和确定性的程度是成正比的,与信心和确定性的内容却关联不大。就像那位老婆婆,越笃信自己所念是正确的,散发出的光明就越大;当她开始怀疑,即使念对了六字大明咒的内容,光明也消失了。
对她而言,对六字大明咒的笃信越强烈,内心的幸福感也就越强。至于六字大明咒是否真的被念错了发音,则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幸福的人生需要坚定不移的笃信,接纳自己的现状,肯定自己的付出,相信生活的美好,我们就会感受到幸福。
声明 本站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 包括/图片/视频/个人隐私等信息 )请来信告知,本站收到信息会尽快处理并回访,联系邮箱:laodilailiao#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