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符和“十”字架都是生命之树,阳爻阴爻代表男女生殖系统

2025-04-27 07:46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先天十六卦

八卦是三爻卦、继而生发成十六卦时、是第四爻次,就是十六卦生成的过程是有:

太极生两仪为第一爻次;

两仪生四象是第二爻次;

四象生八卦即第三爻次;

八卦的每卦上爻再各生一阳爻、一阴爻就是第四爻次。

从两仪为界(阳从左边团团转、阴从右路转相通)、左右两边各自生成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三爻卦;从左边阳仪为阳仪、右边为阴仪、两边相加共十六。

先天十六卦象图

卦总是以三爻取象,意在天、地、人三才。左右两边各不再从二仪取为卦的初爻、自各以四象的上爻为十六卦的初爻,(即以太阳、太阴、少阳、少阴的上爻为初爻),八卦中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这八个卦的上爻为十六卦的中爻,再各自生发一阴一阳而十六卦成之。

即:由太阳为初爻的卦象有:乾☰、兑☱、离☲、震☳;由少阴为初爻的卦象有:巽☴、坎☵、艮☶、坤☷;由少阳为初爻的卦象有:乾☰、兑☱、离☲、震☳;由太阴为初爻的卦象有:巽☴、坎☵、艮☶、坤☷。

八卦配洛书:乾9、兑4、离3、震8、巽2、坎7、艮6、坤1此是八配象数;

四象配数是: 4、9太阳,3、8少阴,2、7少阳,1、6太阴。

由八卦图知,象数的配值虽然简单但必须熟记然后才能妙用,故在此重点提示!!!

乾9、兑4居东南,离3、震8居东北,巽2、坎7居西南,艮6、坤1居西北。

北为子,子、午、卯、酉居四正之界,子、午、卯、酉即后天八卦坎、离、震、兑。

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是一而不是四,只是各有所用,不能混淆。

八卦配洛书图

先天三十二卦

由十六卦各卦的上爻生发一阴一阳,取三个爻位为单卦、六个爻位为重卦、而三十二卦是各八单卦的上爻为初爻、以十六卦的上爻为二爻而再生发成之。

以乾9为初爻生乾、兑、离、震;兑4为初爻生巽、坎、艮、坤;离3、震8余依此类推。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此图依经而不变。秩序井然,规则彰显。

易有三大规则:交易、变易,不易

交易:是指卦象中的爻性相交;

变易:是卦爻相交则产生变化;

不易:是规则不变。

变易必须遵循不变的定律而变。例如:自然现象中的日、月出没更退而为变易;日出于东、日落于西是不变的;出没的位置是变动的,而产生四季却是不变的。年年岁岁都如是。

易于天地准,万物自然生,易理必定合乎自然之常理。用易理检验自然与人事无有不合。交易不仅形之交而更重要的是气之交。形之交眼可见,气之交何物可察?也!

切莫把“交易”认为是“简易”。没有交易、易是无法变化的,不知“交易”才会认为“简易”。不管是从简易到复杂、还是由复杂到简易,这是许多人对易的变识,其所以然,简易是由不断变化交易的结果,具体到一阴一阳之简单,而并非是言易本来变化的具体过程。

必定是因交易而产生象、数之变化,而五行的生克制化俱在其内。研“易”必定要究其“交易”才是正途!!!

先天易图

正确了觧此图是易经登堂入奥的必经通道,更是开启易经玄奥之门的万能钥匙!

此伏義所画之卦,以述自然之易,本无字天书。无字才是万事万象妙理尽涵的自然易道。

后文王演易作卦名、爻辞,孔子作彖辞、易传、象传,以述伏義之卦。即有后天之易。有了文字语言使后人学易更是方便,但文字语言却又无法尽善尽美的表述自然之易的道妙,对易有所局限。其因是受人的慧智局限的根源,无论从何角度解析也都是易之一隅。总非俱全。

而今之学者,更多是沉浸在先圣的易之著述中。而忘却易之本意、易之本易!!!

易,旨在天、地、人的合一媾通,给我们的全息思维模式。

天时间、地空间、而今究易之人亦变,三要素都变了,我们为何还要一直沉浸在两千多年前先圣所讲过的三百八十四个故事,及统称“十翼”的作品之中呢?当然我不是反对学习先圣之作,而是提醒我们应该学习和运用易给我们的规律规则使我们走出历史的圈子,解先圣所未解、及先人所未及。拓见易之新奥妙!更能接近自然之本易。

上图是先天六十四卦图,其成因以于前文逐一分解,此图本人集读易心得所绘制,图中白色为阳、黑色为阴。白黑共一百二十六象,先天太极之阴阳共享,故阴阳各六十四。以征象六十四卦,分之三百八十四爻。卦与爻混元天成、阴阳对等、交媾演化、生生不息。

此图只是一个定盘图,随时间周流图中象数亦易,六十四卦之定名未改、却位已变移。象易、数变、气运改

此图合河图、洛书、先后天为一体,象、数、理之集成,时间、空间与人间一处。色空阴阳与一道的自然之妙。

认真分析此图能启迪我们的整体全息思维、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纵向思维、横向思维与侧向思维、对称思维与非对称思维、静态思维与动态思维、灵感思维与创意思维。这也正是易经给我们人类最大的贡献。

当今社会流行的各派风水,几乎都直接或间接与《天玉经》有关,历来师傅授徒,怕泄漏天机,往往不立文字,而用心传口授。但是堪舆学的涉及面广泛而深奥,没有文字难于掌握和记忆。《天玉经》是杨公授徒用的,弟子们通常只有经师傅口传心授后才能掌握其中内容。就像深奥的迷语,很难猜出来,一旦告诉你谜底,你就会恍然大悟。《天玉经》是很多个互相交织的谜语组,只有猜出全部谜底才能正确掌握。《天玉经》从唐朝到现在已经传了一千多年,能全面掌握的不知还有谁?也许全面掌握者还在走秘传之道,大家不得而知。

一千多年来很多人去猜,猜出很多谜底,也不知对不对,各人按自己猜得的谜底去发挥,于是便生出许多流派,真叫后学者难于取舍。天资笨拙,经验浅簿,但能虚心向能者请教,不断向书本学习,发现问题爱寻根问底。我们的时代,是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在互联网上,大家研究问题,无论距离千里之遥,瞬间即可勾通,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把自己的见解供之于众,希望得到师傅和同道朋友的指教或评论。

我的见解,或许很多人早已知道,但或为了奉行师傅告戒,或怕泄漏天机得到天遣,皆不愿说。本人请教过不少地师,得到了不少收益,但是这些见解不是直接从地师口中得来。因此公开这些见解,应不算违背师傅告戒。这些见解,是有了众多地师的帮助,有了众多堪舆书藉的启示,经过长期学习实践所感悟到的。

至于泄漏天机问题。我认为,天会惩罚那些危害人民的人,而不会惩罚对人民做好事的人。风水,用对了是利,用错了是害。我检验过不少阳宅阴宅,发现出问題者,多为风水利用之不当也。其中犯杀人大黄泉者尤为甚也。我心中实在不忍,故把自己看法供之于众,或许可以减少误用风水造成的灾害。假如我的看法不对,也许会引起堪舆界师傅和同道朋友的关注,大家合力,研究推广避免犯大煞的理论,对减少误用风水的灾害有所帮助。

玄空大卦论阴阳宅,无论是立向或是吉凶判断,均以玄空六十四卦为基准;虽然其阴阳五行旺衰自有理气系统,但是究其源头,六十四卦实是源自易卦之叙述,六十四易卦乃论玄空大卦之前哨。

关于交媾生成的变化

异性卦交而变阳,同性卦交而变阴。

六:49 6l 27 83 38 72 16 94 四:4l 69 23 87 32 78 l4 96

七:39 71 17 93 48 62 26 84 三:3l 79 13 97 42 68 24 86

八:29 8l 47 63 l8 92 36 74 二:2l 89 43 67 12 98 34 76

六:94 l6 27 38 83 27 61 49 四:96 14 78 32 87 23 69 41

七:93 l7 71 39 84 26 62 48 三:97 l3 79 31 86 24 68 42

八:92 l8 74 36 81 29 63 47 二:98 12 76 34 89 2l 67 43

一:99 l1 77 33 88 22 66 44 九:91 l9 73 37 82 28 64 46

天地定位,否泰反类,山泽通气,损咸见义,

雷风相博,恒益互益,水火不射,济既未济;

一运贫狼,九运为弼,一九父母,六子出此;

巨门禄存,文生江西,武曲破军,辅成江东;

一生一成,雌雄妙理,数中藏象,象必定数;

气运互变,峦头理气,零正衰旺,离此无依。

浓缩的即是精华,书贵读薄,释之必厚。

卦有卦的阴阳、爻有爻的阴阳。交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惟一的不变就是变,变是易的唯一。两仪、四象、八卦,而64卦、l28、256、512、l024、2O48、4O96卦……以至无穷尽之卦。无穷尽之多的卦也是64卦、64卦即是八卦。《周易》之“周”即是规则、定律、循环往退,周而复始。易之变必遵循于周,异性卦交而变阳,同性卦交而变阴,即是交易、变易的规则。爻性的交变一同此理,切记!

两元八运与三元九运之不同

三元九运是玄空中的时间概念。

首先要说的是当今大多数玄空飞星中所用的三元九运,是洛书数由一至九,是为九个运,每运二十年,九个运共计一百八十年。

九运分三个甲子,每甲子六十年,又各分上中下三元;一二三运为上元 一运甲子至癸未、二运甲申至癸卯、三远甲辰癸亥、三个小元运六十年是为上元;中元四五六共三运、下元七八九共三运。

其中四五六中元三运之中五运的二十年,前十年入四运、后十年拨入六运,四运和六运各有三十年,三元九运还是一百八十年。

看似合理,其实不然,因玄空飞星是属于地理,是为峦头理气而用之,讲玄空必不离峦头,讲峦头必定不能离玄空,二者是为一表一里、一动一静、体用相依片刻不能相离也。地理出自于易,必应合易理,丝丝入扣、自然而然,以上三元九运只是人为巧智的编排而己非出自于易。

九运即是洛书九宫之数,九宫亦对应天星北斗加辅弼九星九星照对九宫又各有卦象,卦象中又各有气运之定数与变数,五生之极而恒居于中,十成之极而随布于外恒常不变,五十有数而无象,数象气运周流其中,此乃洛象之玄奥不可不察。

玄空挨星中的元运是由先天八卦的阴阳爻性而成定数的,阳用九 阴用六出自于易,故知一运坤,坤是三阴爻☷阴用六,三六得一十八年。而阳用九以此推,二运三运四运各得二十四年,一二三四运共计九十年为上元,六运、七运、八运各自二十一年,九运二十七年,六、七、八、九运共计九十年为下元,上下两元共一百八十年此乃出自于易也。

至于当今流行使用的玄空飞星对错与否,待各位易友步入易之正途后便自可明辨,勿用吾再多言矣。

附:近代元运计算如下

公元1684年一运坤☷主18年。

公元1702年二运巽☴主24年。

公元1726年三运离☲主24年。

公元1750年四运兑☱主24年。

公元1774年六运艮☶主21年。

公元1795年七运坎☵主21年。

公元1816年八运震☳主21年。

公元1837年九运乾☰主27年。

公元1864年一运坤☷主18年。

公元1882年二运巽☴主24年。

公元1906年三运离☲主24年。

公元1930年四运兑☱主24年。

公元1954年六运艮☶主21年。

公元1975年七运坎☵主21年。

公元1996年八运震☳主21年。

公元2017年九运乾☰主27年。

其中先天运、后天运在此不多述,先天卦气用先天运最为合理。

八卦气运与卍字九宫

一三七九运为数之阳,卍字图符左旋。二四六八运为阴数,卐字符图右旋。左旋右旋是指符图未端的曲折方向。世间对万字符左旋右旋之争、是不知其阳顺阴逆之理。随时运的周流必须活看它的运动规律。它是立体的、多维的、时间的、空间的、规则的、周流着、运动着、变化着的时空合一的图符。它正合易之天心道妙直指宇宙时空运动规律的本象。其诸多妙趣尽在自悟中生。如下诸图与注明只能作为夜行之明灯,且可一一遍照乎。

八卦气运图

八卦气运与卐万字九宫以先天八卦九宫为地盘,坤1、巽2、离3、兑4、中5、艮6、坎7、震8、乾9,静寂不动;

卍万字九宫为天盘、五入中恒常不变,而天、地、山、泽、雷、风、水、火,随时运而周流。天盘加临地盘当运卦成矣。每图成卦有规则如下:

一、地盘、天卦皆五居中恒常不移,感通而临治四方。

二、图与书的老少阴阳四象、自始至终配合生成依经而不紊。

三、阳顺阴逆必定依照一三七九、四二八六皆通中五而不乱。

四、四正为阳时四隅必定为阴,四正为阴时四隅必定是为阳。

五、天地、山泽、雷风、水火、对待交媾流行,依经而有序。

六、每图相对之数皆合十;对待交媾之卦爻三阴三阳合正负。

七、五居中、十外成天卦与地卦合,变卦与河洛原图理相同。

八、奇数ㅡ三七九与隅数四二八六,顺序连线不入中。

奇数运:ㅡ三七九顺行、四二八六逆行。

隅数运:四二八六顺行、ㅡ三七九逆行。

九、每运皆不易之理,与河图相合、跟洛书同理。万变不离图书之根本。

十、真正玄空挨星即是此,象数一体、气运互变、零正旺衰、遵道合易,非巧智、非人力,自然而然。

八卦气运与卐万字九宫

一运八卦气运图

一运:九四、三八、二七、六一与天盘地盘同宫。

八个成卦是:

一、乾宫乾卦:䷀ 二、兑宫兑卦:䷹

三、离宫离卦:䷝ 四、震宫震卦:䷲

五、巽宫巽卦:䷸ 六、坎宫坎卦:䷜

七、艮宫艮卦:䷳ 八、坤宫坤卦: ䷲

一、三、七、九运为数之阳, 卍字图符左旋。

二运八卦气运图

二运:八、三居老阳乾、兑位,四、九居少阴三、八位,一、六居二、七少阳位。七、二居六、一太阴位。

八个宫卦则是:

乾宫:大壮卦䷡,二、兑宫:暌卦䷥,三、离宫:革卦䷰ ,

四、震宫:无妄卦䷘,五、巽宫:升卦䷭,六、坎宫:蒙卦䷃,

七、艮宫:蹇卦䷦ , 八、坤宫:观卦䷓。

二、四、六、八运为阴数, 卐字符图右旋。

三运八卦气运图

三运:七、二居于老阳九、四位;

一、六居于少阴三、八位;

四、九居于少阳二、七位;

八、三居于老阴六、一位。

八宫卦则是:

一、乾宫:需卦䷄, 二、兑宫:中孚卦䷼,

三、离宫:明夷卦䷣, 四、震宫:颐卦䷚,

五、巽宫:大过卦䷛, 六、坎宫:讼卦䷃,

七、艮宫:小过卦䷛, 八、坤宫:晋卦䷢。

一、三、七、九运为数之阳, 卍字图符左旋。

四运八卦气运图

四运:六、一居于九、四老阳位,二、七居于三、八少阴位,

三、八居于二、七少阴位,四、九居于一、六老阴位。

八宫卦则是:

一、乾宫:大畜卦䷙, 二、兑宫:临卦䷒,

三、离宫:家人卦䷤, 四、震宫:屯卦䷂,

五、巽宫:鼎卦䷱, 六、坎宫:解卦䷧,

七、艮宫:遁卦䷠, 八、坤宫:萃卦䷬。

二、四、六、八运为阴数, 卐字符图右旋。

以上每宫天盘地盘皆以五入中而不移,余卦以此类推,以上是万字洛书随时运天心周流而卦运成之。

万字图符、世界各地在远古的时候、就对它是有所崇拜的神秘图符。它覆盖着广阔的地域和许多民族,如中国、印度、希腊、埃及、波斯等国家和地区,关联着许多民族文化各大教派。

在中国的古建筑的木雕中随处可见“卍”、“卐”形图案,在丝织品、陶艺和金银器物中都可见到其图形。万字与福、德、寿共义同解,唐朝才定为万字。其象征千秋万代、千子百孙,万寿无疆、福禄吉祥、万德圆满等许多美好的意境。

佛教中据佛经记载:在佛的胸部有万字符,释迦摩尼成佛前胸部有金刚万字图符,头发是五个万字符形,佛的手足和身体其他各处也有万字图形,称之为吉祥云海或吉祥喜旋,在佛教和苯教的用具,庙门,墙壁,经书等许多地方都有万字图符,佛教把他视为吉祥图腾,象征佛法弘布,佛法无处不在,佛性无处不有遍及万物,十方诸佛,吉祥万德,圆满通达,金刚不变,正固永恒,生命轮回,实性不灭。总之佛教是把万符视为最吉祥的图腾。

也有许多地区文化和教派把他视作生命的四个阶段:出生、成熟、死亡、再生。一天中的四个时辰卯、午、酉、子,即:早晨、中午、黄昏,子夜。一年中的四季四时:春、夏、秋、冬,也是通天、地、人、灵四界的交流枢纽和媒介,通往轮回转变之道,更是与周易之“周”同示周流轮回暗唅吻合。合四象、八卦。

基督教的十字,即是万字拉直,万字是十字折曲,万字与十字同根互有。

万字是洛书,十字是河图。河图:一六北方水、二七南方火、三八东方木、四九西方金、五十为土而居中,十居五外、五在十内;河图用黑白圆点表示其数:奇数白点、偶数黑点,五是有一点居中、四点居外,通过中间一点连线外四点即是“十”字;五外是十、十外是生数,北一、南二、东三、西四,生数相加也是十;连线一、二、三、四就是“十”字。外成数北六、南七、东八、西九,成数相加得三十,再继续连线也还是十字。河图本身就是暗含一个大“十”字架。

洛书出自河图,河图出自于璇玑(玄机)之图,玄机之图就是龙图三变。

《易龙图序》原文:

且夫龙马始负图,出于羲皇之代,在太古之先也。今存已合之序尚疑之,况更陈其未合之数耶!然则何以知之?答曰:于仲尼三陈九卦之义,探其旨,所以知之也。况夫天之垂象,的如贯珠,少有差,则不成其次序矣。故自一至于盈万,皆累累然,如系之于缕也。且若龙图便合,则圣人不得见其象,所以天意先未合而形其象,圣人观象而明其用。是龙图者,天散而示之,伏羲合而用之,仲尼默而形之。

始龙图之未合也,惟五十五数。上二十五,天数也。中贯三五九,外包之十五,尽天三天五天九并十五之位。后形一六无位,又显二十四之为用也。兹所谓天垂象矣。下三十,地数也,亦分五位皆明五之用也。十分而为六,形地之象焉。六分而成四象,地六不配。在上则一不配,形二十四。在下则六不用,亦形二十四。

后既合也,天一居上为道之宗,地六居下为地之本,三干地二地四为之用。三若在阳则避孤阴,在阴则避寡阳。大矣哉!龙图之变,歧分万途。

今略述其梗概焉。

龙图三变之第一变是龙图天地未合之数,共五十五数,上二十五天数,地数三十居下,以天数共分五组,每组五数,四方与中间各一组,地数共分五组,每组六数,四方与中间各一组,天数地数各分五组,以示五致用,连线四方与中间,天数地数都成十字。

天数每组纵横皆为三,五组共列纵横亦为三,三组纵横共计为九,三组五数纵横共计为十五,此即陈抟《龙图序》所谓“中贯三、五、九,外包之十五”。地数亦分五组纵横排列,每组之数为六,亦即陈抟所说:“十(译为三十)分而为六,形地之象焉”。天数有5个5数,共计25数,地数有5个6数,共计30数。天数25,地数30,合计55数。

白圈为天数、黑点为地数。第一变天数在上,地数在下,象天地之象,天数总合为二十五,地数总合为三十,天地之数各自分开。

日月星辰,人的寿命,都是有定数的,这一点东西方文化都有共识,只不过如何去解读这个数,去解读这个周期,就需要各自建立自己的模型了。

古代《易》学,乃至河洛数,就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数理模型,尽量的全息的去解读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演化过程。

天垂象,象征天地的运行规律。这个天数、地数也代表事物运行的最原始状态。这是有天文气象依据的,就是五运六气。

天数以五为单位,地数以六为单位。这里呼应《黄帝内经》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节。天地间以五六之数互相节制,其规律就是五运六气。同时,他们的排布,又按照四象五行的排布,所以这个数,并非凭空而来的,而是真正的全息的去模拟宇宙的真实运行规则。

龙图二变为天地已合之位,天地相合,则天地之数交错。天数为阳在上,地数为阴在下,天数上变为阳数一,下变为阴数二,右变为阳数三,左变为阴数四,五居中不变。地数:六数阴在下,七数阳居上,八数阴在左,九数阳在右,阴数十居中。

龙图二变:天数上五组,其上一之数不动,去四个数;也就是“在上则一不配,形二十四”,其左五组,去一为四;右五组去二为三;下五组,去三为二;中五组不动。其上、中、右为一、五、三,共三个奇数;下、左为二、四,共两个偶数,乃“参天两地”之象。所去掉的十个数,则隐藏在地数图中十之中。地数所变图。

地数中六组,去一加于上六组为七;去二加于左六组为八;去三加于右六组为九;下六组不加任何数。其偶数组为六、八,奇数组为七、九,各居四方;中十亦为偶数组,来于天数去掉十。

图中上面的五个组,即一二三四五之数,表示五行之生数;龙图二变图中下面的五个组,即六七八九十之数,表示五行之成数。

天象中的五个数,各加以五数,则成下图地象之数。两图之数之点合为五十有五,即天地之数。天象和地象中各有奇偶之组,为天地已合之序位。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天地相交,事物一旦开始运行,有形的无形的各种因素开始就混合,共同起作用,在宇宙运行的作用力之下,结合了五个要素:五行。阴阳,就是事物正方的两个方面,也可以理解为有形无形的两种要素的影响,也可以理解为天地两种力量对事物运行的影响。

上图的排序是没有问题的,和我们对一年四季,和四方的理解是一致的,是可以校验的。随着事物的进步发展,宇宙进程的进一步演化,开始要进入到三变阶段了。三变也是最让人费解的阶段,也是所谓的千古之谜。

结合“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原则,我们把天地形象有形和无形的要素定出来。天象和地形是一对镜面关系。考察了在地之形,也就是有形世界的观察。

而对于“天象”人们几乎是不理解的,人们去观察天体运行,和从空中观察地面的方位,有一个180°的翻转,就是一种镜面关系。

于是我们把龙图二变的天象和地形图,进一步,按照五行融合,融合过程得到下图:

龙图第三变,将第二变之图的天数,上变下,左变右,而与地数相重置,一六重置在下为北属水、二七重置居上属火、三八重置在左为东属木、四九重置居右为西属金、五十重置乃居中属土,五居十内、十在五外。一二三四生数在成数之内,成数六七八九居生数之外,这就是龙图三变而河图出于此。

龙图三变

此变为龙马负图之形即今之河图。陈抟龙图三变说乃河洛学滥觞,配五行生成数据数演象,后世流芳。

“卍”符和“十”字架都是生命之树,是由一阴一阳二爻组成的,一阳爻表示男性生殖符号,一阴爻代表女性的生殖符号。阴爻横阳爻竖而组成十字。男女相交、雌雄媾精,乃生生不息之道。这正是风水峦头理气之原理。河图洛书为理气所用,理气为峦头所用。地理出于此、离此皆为虚妄。

“卍”符和十字穿越了古往今来、融会贯通了东方、西方,走进了佛堂、庙宇、神殿和教堂,超越了时空和地域,关联着文化与宗教。而其最重要的意义是:关系到人类的精神、灵魂和生命,其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卍”是宇宙的生命符号,生命之外有生命、宇宙之外有宇宙;无穷无尽,宇宙间互相连接并沟通。每一个宇宙即是一个“卍”,其“卍”又象征着它永恒与光明、蕴含着宇宙的大玄机与莫测高深的智慧及道妙。

天地宇宙,一切万物,皆由无而来,从无而有,有而归无。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永恒,无即为虚,有即为实。两端空而中间实,天地人亦如是。永恒其实象只是阶段性。只有时间长短和空间广阔的不同,终归于无至有有到无的周流循环中。

道、佛、神、安拉是超然于物外的主宰,而又是渗透于物之内的规则和定律。道、佛、神、安拉是由老子、释迦牟尼、耶稣和穆罕默德在不同的地域,用不同的语言,告诉我们人类一个共同的事实真相。可知,道、佛、神、安拉是宇宙的一个共同体即统一性。老子、释迦牟尼、耶稣和穆罕默德是世界的多元化。

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其共同信仰的是超然于物外的主宰,而易是研究其渗透于物内的规律,是宏观与微观之别,殊途而同归矣。

哲学是理中之理,相互分析,彼此印证,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属思维指导性。

科学,科是分类层次调理,学是知识学问,科学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物质变化规律,与实验实践证实而不自相矛盾,属实践性。

玄学是一种与西方科学相对的理论,追求深远悠久。本原本质:由生命即灵异,与哲学学理似,哲学即是推理。

哲学、玄学是两端之虚无,科学是中间阶段之实有。原始由来,穷终归去,是玄学之真道,其无垠无际,且是科学之阶段能实证、完善乎。两端能概括中段,玄学可概含科学,科学而不能替代玄学。玄学给人类以推理思维、逻辑思维的空间,严谨求实的科学发展也没有离开玄学的求原逐末,始于终的范畴。玄学和哲学可引领科学,科学可反证玄学,其实是对立而统一的。若弃两端之虚无而不顾,只讲中段之实的科学,而并非科学,也更不是科学的态度。宇宙是科学的最大课题,而生命是玄学及宗教的最大课题,其共同的课题既是宇宙与生命。

宇宙与生命由哪而来,又往何处而去?宇宙由无至有,无,是真有,应有的信息已完备,在未形之先;有,是形成之后。

生命是宇宙信息一份子,与宇宙同在,未形之先的宇宙,已有了生命之因(即种子)。种子加外缘条件的成熟,即生命的出现。否则,便没有生命的到来(如鸡蛋是有生命之因的,遇上了外缘适温的条件,就能孵化去小鸡;石头是没有生命之因的,任何外缘的条件都不能使它孵化去小鸡来)。宇宙与生命是由无至有的一个阶段,是终归于无,此无即是转换与变化为其它形式形态的过程。因为生命是宇宙的一份子,宇宙未灭,生命即存,只是生命形式在周循变化而已。

生命的过程两端虛无而中实的,人生中过去的年岁月日、时刻分秒将一去不复,化为虚无,未来亦在黑暗虚无之中。生命只是乘在时光之箭上仅存片刻之实,便幻化为虚的匆匆过客。我们追求让生命在未来的每一刻都生存在吉祥幸福和美好之中,那么就有了避凶趋吉的选择了。

更新于:27天前

声明 本站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 包括/图片/视频/个人隐私等信息 )请来信告知,本站收到信息会尽快处理并回访,联系邮箱:laodilailiao#foxmail.com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