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功能论第五十回——太极拳技击功能及原理

2024-08-30 09:25

太极功能论第五十回——太极拳技击功能及原理

太极功能论

第五十回

掤捋挤按须认真,引进落空任人侵;周身相随敌难近,四两化动八千斤。上打咽喉下打阴,中间两胁并当心,下部两臁并两膝,脑后一掌要真魂。前打一丈不为远,近打只在一寸间。这是太极拳名家陈鑫对太极拳技击功能及原理的概括总结,真可谓是提纲挈领,一语中的。

“太极拳”是历代圣贤智慧的结晶。太极拳以哲学为理论,也称哲学拳,它按照生理结构、力学原理,利用圆的运动变化将武术“踢、打、摔、拿”四大传统技法放松地隐藏其中,并且独创“靠”的技法,在圆的运动中不断地练习,使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得到完善发展。

太极拳的技击以掤、捋、挤、捺、采、挒、肘、靠为中心内容,在沾、粘、连、随的基础上将抓、拿、摔、滑、打、跌,熔为一炉,内外兼修,成为武林中最优秀的拳种之一。

太极拳强调虚实分明,阴阳互变,柔中带刚,刚柔并济。并且以推手检验姿势是否正确,锻炼技击技巧。练至上乘功夫,可达周身一家,以静制动,以逸待劳,以不变而应万变,亦可得机得势,舍已从人,随机应变,灵活运用,引进落空,借力打人。

太极拳家对于太极功夫是这样认识的:脚踢拳打下乘拳,妙手无处不浑然;任他四周都是敌,此

身一动悉颠连。我身无处非太极,无心成化成珠圆;遭着何处何处击,我亦不知玄又玄。因此,太极拳作为武术的一种,具有独特的技击功能。

然而,太极拳的拳理也来自于太极阴阳五行学说,是用身体语言来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拳法,与中国传统医学同出一理,自然具备了养生健身及其他社会功能。

中国传统医学也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研究构成天地万物原始物质气的“升降出入”四种运动形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变化,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同时也研究代表宇宙中相互关联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阴阳,并用阴阳二气的消长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医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之间,以及人体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起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太极拳讲究内气运行,内气则通过经络运行全身。

《太极拳论》中讲道:“胸中一团太和元气,充周四体,至柔至刚,实备乾健坤顺之德。当其静也,阴阳所存,无迹可寻;及其动也,看似至柔,其实至刚,看似至刚,其实至柔,刚柔皆具,是谓:阴阳合德。”

太极拳刚柔相济之时,也是阴阳合德之境。通过习练太极拳则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循环系统,扩大肺活量,提高人的平衡能力。太极拳的顶悬、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腹开胯、敛臀等身法要求,能够使人保持良好体型,具有健美作用。因此,太极拳具有较强的健身养生功能。

太极拳是久负盛名的中国传统武术易经中的养生智慧,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东方文化精粹。它崇尚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后发制人,注重吐纳导引、内外兼修,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传统健身养生智慧。人们在长期研习太极拳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太极拳文化,包括太极拳套路、拳理、技击健身理念、行为模式、价值取向等等。太极拳文化具有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双重特性,弘扬太极拳文化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树立自然和谐理念以及濡养民族精神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学习和修炼太极拳,对于人们自身和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正如太极拳名家陈鑫所言:“人人各具一太极,但看用功不用功,只要日久能无懈,妙理循环自然通。”

太极价值谈

第五十一回

太极拳崇尚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后发制人易经中的养生智慧,注重吐纳导引、内外兼修,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健身养生智慧。人们在长期研习太极拳过程中形成的太极拳文化,具有观念和行为的双重文化特性,弘扬太极拳文化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濡养民族精神,营造人自身、人与人之间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都具有重要价值。

古人云“修炼之为教”,也就是说,修炼是一种教育。习练太极拳,不仅是要强身健体,攻防格斗,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修身养性。

太极拳不仅能够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在调适心理、愉悦精神方面亦具有重要价值。如果人心理矛盾、心理压力长期不能得到调释和舒缓,就容易诱发心理和精神疾患。有关研究表明,习练太极拳要求身心放松、凝神静气、摒弃杂念、返观内照,专注于意、气、神的运行,追求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即所谓“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致虚极,守静笃”,这对人的神经系统是很好的养护,可以健脑益智。太极拳拳理所强调的“中正安舒”,既是一种拳理身法,也是一种心态和人生智慧,为人处事“中正”“适欲”,避免“过”与“不及”,可以减少和化解许多矛盾冲突,有助于心理和精神的健康。

太极拳文化源于《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等传统经典,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其“中正安舒、舍己从人、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等拳理,符合中华民族儒雅自律、外柔内刚、不屈不挠的品格特征易经中的养生智慧,对于濡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正气浩然、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价值。

人自身和谐有生理和谐、心理和谐、身心和谐三个层面。太极拳意、气、形、神相结合的性命双修,能够使习练者实现愉悦身心、健美长寿的生命追求,并形成健美的形体。人们已经认同太极拳优化人体的功能,知道它可以防形变、病变、心理失调,保持人体内外的平衡与协调。习练太极拳有助于释放潜能和创造力,使人强健而自信,人们通过习练太极拳使自身人性完善,人格健全,人体完美,获得人自身的和谐,这是太极拳有益于人的自身和谐的独特价值。

营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需要做到四点:一是彼此尊重;二是乐善好施;三是心理健康;四是互相帮助。古今中外的任何一种拳术,其功能不外乎攻击、防守和健身三个方面,特别是有些拳种,主要以攻击制敌为主,所以必然以急功近利为原则,出手必狠,甚至一着得手即置人于死地,其习练者根本就无法做到以上四点。

而太极拳“中正安舒、舍己从人”的拳理,体现了儒家修身律己、中庸礼让、自强自信、仁者无敌等思想;其“舍己从人、随屈就伸”的技击理念,既是战术策略,也是强大与自信的表现;其“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之理念乃道家学者的智慧;其动与静、虚与实、开与合、刚与柔等阴阳转化的拳理,体现了万物阴阳相济、互为其根、和谐共生、和而不同的思想,即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从太极拳的套路演练来看,其要求习练者在身心合一的基础上“动如江河,静如山岳”,又要求“似行云流水”,舒缓飘逸,跌宕有致,轻柔圆滑,连绵不绝。这不但可以使习练者身心俱融于天地,融于自然,达到物我两忘,物我一体的境界,同时,也使观看者受到自然之美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正所谓“形美感目,神美感心”。这也是其他武术拳种所无法相比的内修特征。

太极拳讲究后发制人,礼让与威慑并重,其套路中没有主动攻击对方的招式,都是先化解对方的进攻再借力发力,即所谓“彼不动,我不动,彼欲动太极功能论第五十回——太极拳技击功能及原理,我先动”。如果把这种理念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处事艺术,可以减少和避免许多刚性的社会冲突。

太极拳的武术性质有助于培养人们不畏强敌、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其调身、调息、调心,力戒喧嚣与浮躁,注重意念和感悟等要领,有助于人们对太极拳文化的内化及观念与行为之间的互动。

太极拳不仅把武德要求表现在口头上,同时还把待人接物、以善为本的行为准则,有机地融汇到具体的攻防技法之中。即使在激烈的搏斗之中,也处处讲究与人为善这一太极宗旨,达到美与善的高度统一,达到外在与内涵的高度统一。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中和”之美,“温柔敦厚”之美,也是太极拳有益于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独特价值。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总结经验教训后的必然选择。在工业***之前的漫长历史中,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较小,人与自然保持着相对和谐的状态。在哲学上,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孔子提倡“天命论”,把“天命”奉为万物的主宰,要人们“尊天命”“畏天命”;老子主张 “自然无为”,认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点,营造了中国古代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

现代物理学带来了人类新的产业***和信息社会,毫无置疑地推进了人类的科技进步和物质文明,然而也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物种灭绝或变异、温室效应、酸雨蔓延、雾霾笼罩等环境问题也逐渐成为了困扰人类的全球性问题。

到目前为止,人们主要强调通过科学技术、法律规范等来实现全球性环境治理,虽说已经收到一定成效。但从总体来看,人和自然的紧张关系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为科学技术和法律规范归根结底要由具有特定价值观念的人来实施,价值观或者说环保理念是引导、规范人们行为的社会意识力量。

在这场人与自然矛盾的处理中,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太极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太极拳文化所诠释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太极”之理,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习练太极拳要顾及天地方位、五行所属、阴阳交感以及四季运行等等,这体现了古人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天乃自然界,人乃自然界的产物,人与天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太极功能论第五十回——太极拳技击功能及原理,这有助于人们树立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观念。

于是,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养生思想、伦理观念,注重内外兼修,融健身与修性于一体的太极拳,成为人们追求的文化体验方式,它既是新形势下人类的一种寻求和回归,也是太极拳独具魅力的价值之一所在。

明朝太极事

第五十二回

明清时期是武术大发展时期,流派林立,拳种纷显。

明代是中国武术全面大发展的时代,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拳派林立,仅抗倭名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就记载宋太祖三十二路长拳、绵张短打、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等等六十六家拳法。真是大有百家争鸣之势,而且拳名皆以擅长者姓氏命名。

明朝之前的武术技巧多靠口传心授,以文献的形式保留者甚少。由于明太祖朱元璋重视文武全才,这使武术家著书立说达到鼎盛,图文并茂,保留了丰富的武学遗产,为后世研究武术提供了重要依据。据统计,除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外,重要专著还有唐顺之的《武编》,俞大的《正气堂集》,郑若曾的《江南经略》,柯良臣的《陈记》,茅元仪的《武备志》,吴朵的《手臂录》等。统治者的一个喜好,为中国武术做了一件伟事。大量武术书籍的出现为中国武术的发扬光大创造了必要条件。

1372年(明洪武五年),原籍山西泽州(今晋城市)东土河村的陈卜一行由山西洪洞县移民到怀庆府东南,筑土为墙,结草为舍,建起一个村庄。大家敬重陈卜,便命名为陈卜庄(原属沁阳,***成立后划归温县,至今仍叫陈卜庄)。

约1374年(明洪武七年),陈家沟陈氏始祖陈卜率全家迁居温县城东常阳村。

约1375年,陈卜在常阳村设立武学社,收徒传艺,“开陈家沟世代习武之先河”。

约1600年,陈家沟陈氏第九世、太极拳始祖陈王廷诞生。

未完待续……

更新于: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