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卦 干为天(乾卦)卦总结(上)

2024-10-16 14:08

天道人间道:

乾卦分六爻。

从下到上为初爻,二爻,三爻,到六爻。

古人将一个事情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当进入每一个阶段的时候,层次方法不同。

初爻为下,二爻为将,三爻为相,四爻为宰,五爻为君,六爻为过。

在乾卦初爻时,爻辞为潜龙勿用,初爻中的下指的民,还没有入朝为官,在野,闲云野鹤。

位于潜龙勿用之时,要自修,此时是自修的最好时机,当有一天进入二爻的时候,为将的时候,当一个主管,这时爻辞为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当你做了主管后,到第二爻,乾卦第一爻是阳,第二爻也是阳,当主管的时候和当百姓心是一样的。内心不能因为你做了主管而改变。

所以这个时候就适合利见大人,适合去交一些和你有益的朋友,怎么选择交有益的朋友?交比你懂得多的人,术业有专攻,交和你同样类型的人。

不要交那种一天到晚跟你借钱的人,内险。

进入第三爻。,易经六爻分两段,到第三爻为下卦,下卦为内卦,第四爻到第六爻为上卦,上卦为外卦。

第三爻对于下卦来说到顶了,爻辞:终日乾乾。

当你升到相的时候,你要每日警惕自己,再要进德修业,所以有的人到了42岁还要去进修博士,为什么?如果不再进德修业的话,升不上不去了。

当你终日乾乾,进德修业的时候,不要往上看,要往下看,此为天之性。

此时,将跳到第四爻,做宰相的时候,君王左右手,要或跃或渊,此时待时机而动,看君王,顺时而动。

当你有一天做到第五爻,君王位,创建公司,成了董事长的时候,就是飞龙在天,从初爻,到第五爻,全都是阳爻,心都没有动,守着原则做事情,所以乾卦叫贞正,一定要坚心。

当你进入第六爻时,亢龙有悔,乾卦最高,已经到达极点,还是往上看,过激的龙,造成无民无辅,没有人敢在你下面做事,所以不要太过,导致自己进入亢龙有悔的结果。

读图,不要被形所束缚,一人问疾,一卜,卜到乾为天,此时图中注解就已非官人进取之意,楼梯为木,官人为官,楼梯旁有个官人在上面,此为棺。

一人问官,官运不通,一卜,乾为天,在看图,官人在梯上,就是居上位而不骄,以前没有升官就是因为你上位太骄了,向下看那个磨玉的人,就是让你向下看。

再看鹿,空中有个鹿,空鹿,空禄,空想之禄,意思就是说,你要断了没用的念想。

工匠,为何有工匠到家中来?来家中就是改门面,改朝换代。玉在石中,还未显露出来,代表事业尚未成,还需努力,玉在世人眼中为贵重之物,取玉自然需小心谨慎。

若卜生男育女,乾为天六个阳爻,为男。

月在当空位清明之象。

占卜:一官人登梯,空中有鹿,一人磨玉,玉上有光,月在空中。

1.官人在梯上:平步青云象;馆也。卜疾厄凶也。一个官人登上云梯,是利于进取之意

2.官人望磨玉人:示人即平步青雲須戒盛,且望下看,念中無妄,則升遷平安,如爭位則旦夕而亡也。空中有鹿,空想:月在当空,清明的

3.一只鹿在云中,象征“天行健,自强不息”的精神;作為行事 心中不可求禄,則䘵至矣。

4.工匠:重立門户,改门面(换代);一个工匠在琢玉:去表可见其宝, 说过于阳刚则“打磨”后才可成才;小心谨慎:人磨玉:示人坚心不

移,夕惕若厉,髓時戒之。生男育女,男:婚姻,可成,要很小心;

5.巨石上有一块玉正在放射光芒,象征阳刚之气很旺;石上玉有光明:示人才如玉之含光,吉也。玉在石中,没露脸,事业还未成;

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

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

阳宅:父居父位(西北)1.父居父位;2.父威严,妻辅佐,子女听话。

《周易阐真》乾上乾下(乾卦第一)

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周易阐真》乾者,健也。刚强不屈之义。卦体六爻皆奇,纯阳之象,故谓乾。此进阳火之卦,造命之学,所以行健而用刚道也。健莫健于天,天之为道,一气流行,循环无端,经久不已,无物不复,无物能伤,健之至矣。

故当春而生物者,健之元也。元者,初也。阳气之初生,而万物俱皆萌甲,元何其健乎?

夏而长物者,健之亨也。亨者,通也,阳气之通畅。阳气通畅,而万物俱皆发旺,亨何其健乎?

秋而成物者,健之利也。利者,宜也,阳气之便宜。阳气便宜,而万物俱皆成实,利何其健乎?

冬而藏物者,健之贞也。贞者,静也,阳气之宁静。阳气宁静,而万物俱皆归根,贞何其健乎?

元、亨、利、贞,四时迭运,总是一健行之,一为体而四为用。体以施用,用以全体,体用如一,故天道健行而不息也。

惟人也,资天之气而始形,即具此天之健德,即有此元亨利贞之健用。人之健德,即本来之良知、先天之正气,名曰真阳,又曰真一之精,又曰真一之气;儒曰精一;道曰抱一;释曰归一。无非教人修此一点刚健正气耳。

是气也,本于先天,藏于后天,处圣不增,处凡不减,有生之初,不垢亦不净,不生亦不灭,不色亦不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处于万物之中,不为万物所屈,本自元,本自亨,本自利,本自贞,皆在无心中运用,不待勉强,出于自然,不健而健,健而不健,健之无形迹可窥,所谓天人者是也。

一交后天,气质发而外物诱,性相近而习相远,弃真认假,良知有昧,于是元者不元,亨者不亨,利者不利,贞者不贞,健之德已亏,健之用已非,神昏气浊,性乱命摇,身虽动而阳气消,不死岂能之乎?

故圣人有造命之学,于后天中返先天,能以修持本来乾健之德,永久不坏耳。修持之道,仍不外此元、亨、利、贞之用。

人能看破一切,猛醒回头,志于性命,恍惚杳冥之中,便有一点生机潜发,此健之元也。人能一心修养,真履实践,经久不殆,行以达其所欲,即健之亨也。人能振发精神,勇力前进,刚气凝聚,诸缘不碍,生死如一,即健之利也。人能格物致知,辨别是非耶正,止于其所而不迁,即健之贞也。

元以生其健,亨以通其健,利以成其健,贞以固其健。元、亨、利、贞一气运用,由勉强而归自然,浑然天理,仍是良知本来面目,可以与天同功用,与天同长久矣。

但是道也,有药物,有火候,有功力,有急缓,有止足。修之合法,养之随时,方能进于佳境。倘差之毫发,失之千里。元亨利贞,四者缺一,则健德不成,命非我有。此进阳之火候,不可不知也。

䷀ 乾(下乾上乾)乾为天 自强不息男人:贵任感)乾卦(重形)始:动乐善好施,公正无私,度量宽广慎独

[乾卦导读]大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入境问俗.

卦象:乾下乾上,为天道运行刚健不息之象。卦德:上卦为乾为健,下卦为乾为健。全卦揭示创造宇宙万物的本始力量及变化规律,强调刚健不息。本事:有能力.+表现得让人家很欢迎你、很接受你对你日服意服

元:动机纯正:亨:处事要谨慎 利:义之和,利益公平地分享,利益合理正当获利;贞:为人要公正→负下起元(固正地操手)[卦名探讨]

乾:一日,早中晚迄。日字上下是朝晚之光,亦可视为太阳在地平线出没。

  [经文+传文]《乾》①元享利贞

《彖》曰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③,乃统天④。云行雨施⑤,品物流形⑥。大明终始⑦,六位时成⑧。时乘六龙以御天⑨。乾道变化,各正性命⑩,保合太和⑪,乃利贞。首出庶物⑫,万国咸宁⑬。

《象》曰:天行健⑭,君子以自强不息。乐善好施→天厚德载物为地

《文言》曰:元者⑮,善之长也⑯;亨者,嘉之会也⑰;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⑱。君子体仁足以长人⑲,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⑳”,贞固足以干事㉑。君子行此四德者㉒ ,故曰:“乾:元亨利贞。”

《乾》“元”者㉓,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㉔,旁通情也㉕。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注解]元:慎始,谋定而后动.前置時间,策划.享:互通有无,保存原有环境①乾:卦名元:大 亨:亨通;利 :义;贞:固正的 贞操一切关健②(彖传》是解读六十四卦卦名、卦义以及卦辞的文字。元:本义是指人的头部,这里是指创始之意。《易传》释卦辞“元亨利贞”四字,断为元、亨、利、贞,元释为“创始、大”,亨释为“亨通”,利释为“有利”,贞释为“正”。也有一说,断为“元亨,利贞。”指古人举行的一种大亨之祭叫做“元亨”,在举行大亨之祭时占问,出现此卦,记录下来,表示利于占问,行事顺利。③资:依赖。④统:属于。⑤施:降下。⑥品:种类。“品物”指万物。流形:指形态千变万化。⑦大明:太阳。⑧六位: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六个方位。⑨时:于是。御:行。⑩性命:指事物的特性和命运。⑪保:保持。下文的“合”指成就。⑫首:始。下文的“庶”指众多,“庶物”指万物。⑬咸:都。⑭象:指《象传》。《象传》是解读六十四卦卦名、卦义(没有解释卦辞)以及三百八十六爻爻辞的文字。天行健:《乾》卦下乾上乾,乾是天,又是健,所以说“天行健”。刚健是天道的秉质,自强是君子的标志,所以下文说“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天道:以:取法)⑮文言:《文言》是专门解释乾坤两卦的文字,其他卦无。⑯长:始。⑰嘉:美。会:荟萃。⑱干:主干,指根据。⑲体:践行。长人:为人君长。⑳和:响应。㉑贞:正,指正道。固:固定,指坚守。㉒四德:指仁、礼、义、正。㉓元:当作“元亨”。㉔发挥:推演变化。㉕旁:广。自然:无亨利.人为:贞.健:持久运行.

[译文]乾 元始、亨通,和合有利,责正坚圆。(乾卦六爻以龙来象征既道物变化。)

《彖传》说:真是伟大啊,乾的倒始!万物都依赖它诞生,万物都是属于天的。云朵漂洋,雨水降下。万物的形态千变万化。太阳东升西落,于是上下和东西南北这六个方位就定下了。太阳按时驾着六条龙在天上往返。乾道不断变化,使万物各归其位,使宇宙保持着大和谐的状态,于是万物受益,正道运行。乾道始生天下万物,使万国都得到了安定。

《象传》说:天道刚健,君子取法天道,自强不息。

《文言》说:元,是善的开始;亨,是美的荟萃;利是义的和谐;贞,是行事的根据。君子践行仁德,足以为人君长;荟草美好,足以合乎礼仪;利人利物,足以响应道义;坚守正道,足以干出事业。君子能践行仁、礼、义、正这四拥,所以说:“乾:无亨利贞”

《乾》卦中的“元事”,是说天创始和亨通万物:“利贞”。是说天具有利益和规正万物的性情。天到始时用美利来利益天下,却不夸耀它对天下的利益,真是伟大啊!真是伟大啊,天!它闹健中正。达到了纯糟的地步。《乾》卦的六爻推演变化,就能广通万物的情状。太阳按时驾着六条龙。为的是在天上运行;云朵漂浮,雨水降下,于是天下太平。

[乾注解]乾,卦名。元亨利贞是对卦的解释。《说卦传》:“乾,天也,健也”。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所以说“元”。元字本义是人头,被引申为天地万物的本源,含有根本的意思。元者,物之本也,始也。“亨”字本义是献,引申为亨通。“亨”,通也。亨通之后才有利于顺利发展,利,本义指刀、剑锋利,引申为顺利、有利。“利”,利也。万物顺利发展壮大,各得其轨就会贞正不移。贞字本义是占卜,引申为贞正。“贞”,正也。我称它为“乾卦四德”,有点儿像滚雪球,“元亨利贞”循环完紧接着“元亨利贞”……,称为“贞下起元”。

[乾彖注解]“ 彖”,音tuàn ,指《彖传》,附于每一卦之后,解释每一卦的卦辞。“彖”,断也,以断一卦之义。

“大哉”,赞美之辞,表明乾元的伟大。“乾元”,是指创始万物的力量、能量,表现为阳性因素,宇宙万物依赖它而开始。云行雨施,品物流形。表明自然之天的现象,天上云朵飘行,雨水施降,滋养万物,万物萌芽、生长、凋落,流动成其形体。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表明太阳运行于天空,六个时位就确定了,可以说是观察太阳周期性的升落现象而得到结论。这里以“龙”象征六个阶段,神话传说,太阳在天上乘六龙驾的车而行。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乾道”即天道自然之规律,这种运行变化使万物在大自然中找到适合生存的地位。万物保持、调整着全面和谐的关系,万物才能顺利发展、正常循环,处于一个贞正的状态。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乾为首,万物依赖它而开始,而天下万国皆因之而获得安宁。

[彖辞由来]

乾卦,上乾下乾。畅通无阻,日渐强大,乃至齐乎天地。元,指阳一;亨,通,六爻相续而进;利,殊利,一往无前;贞,成就,正道,天地万物藉之而成。贞,还有一义,就是乾上乾下都过于強大,失于中庸之道,应该始终保持中正才能有成,所以“夕惕若”,各正性命,群龙无首。乾卦类象本为马,但它不能上天入地,所以解释六爻取了龙象,即震,強调了其健行的德性。

[彖辞义解]

无占无象无例,只说乾之为元的功德:元,基本之一(始);亨,万物所会(通);利,协和众生(美);贞,正乎性命(成)。

[乾象注解]这里的《象》是指《大象传》。乾卦之卦象为天,其性质是刚健。天道的运行刚健不止,君子由此领悟到,要自我奋发图强,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成语就来自这里,

《文言》曰 :元者,善之长也 ;亨者,嘉之会也;利者 ,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这一段可以说是乾卦四德的解释说明。“长”这里读(zhang,三声),居首位,第一的意思。元是众善之首,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说明天道是无私的,可以做到泛爱万物,表明“仁爱”之意。“嘉”引申为美好的事物,“会”就是会聚、会和。这里又要提到“贞下起元”了,正是有仁爱的表现,万物依赖乾元生长、壮大,美好的东西才能会聚在一起。就表现出亨通之状。“义”有道义、正义之说。占卜有“不义不占”之原则。合于“义”之利,才是真正的合于天道之“利”,是那种万物顺利发展的和谐状态。“干”有主干、骨干、根本之义。由于做事没有偏邪,事物都能处于和谐之态,才表现出贞正之状,故有“事之干也”。

君子看到天道四德,应该怎么做呢?这里接着说了,“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是不是有点儿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意思。“体”引申为亲身实践。“长”有领导、管理之意。君子实践仁德,就可以去领导他人。待人接物能按社会的规范行事,就足以合乎礼仪。“利物”就是能效仿天道,能让万物自身处于适宜的状态顺利发展,这就足以合于义。能坚持正道,做事不偏私,就足以干大事。君子效法天之四德而行事,故曰:“ 乾:元、亨、利、贞。”

《周易正义》乾下乾上。乾:元、亨、利、貞。

[疏]正義曰:「乾」者,此卦之名。謂之卦者,《易緯》雲:「卦者掛也,言縣掛物象,以示於人,故謂之卦。」但二畫之體,雖象陰陽之氣,未成萬物之象,未得成卦,必三畫以象三才,寫天、地、雷、風、水、火、山、澤之象,乃謂之卦也。故系辭雲「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是也。但初有三畫,雖有萬物之象,於萬物變通之理,猶有未盡,故更重之而有六畫,備萬物之形象,窮天下之能事,故六畫成卦也。此乾卦本以象天,天乃積諸陽氣而成天,故此卦六爻皆陽畫成卦也。此既象天,何不謂之天,而謂之「乾」者?天者定體之名,「乾」者體用之稱。故《說卦》雲:「乾,健也」。言天之體,以健為用。聖人作《易》本以教人,欲使人法天之用,不法天之體,故名「乾」,不名天也。天以健為用者,運行不息,應化無窮,此天之自然之理,故聖人當法此自然之象而施人事,亦當應物成務,雲為不已,「終日乾乾」,無時懈倦,所以因天象以教人事。於物象言之,則純陽也,天也。於人事言之,則君也。父也。以其居尊,故在諸卦之首,為《易》理之初。但聖人名卦,體例不同,或則以物象而為卦名者,若否、泰、剝、頤、鼎之屬是也,或以象之所用而為卦名者,即乾、坤之屬是也。如此之類多矣。雖取物象,乃以人事而為卦名者,即家人、歸妹、謙、履之屬是也。所以如此不同者,但物有萬象,人有萬事,若執一事,不可包萬物之象;若限局一象,不可總萬有之事,故名有隱顯,辭有踳駁,不可一例求之,不可一類取之。故《系辭》雲:「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韓康伯注雲「不可立定準」是也。「元、亨、利、貞」者,是乾之四德也。子夏傳雲:「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貞,正也。」言此卦之德,有純陽之性,自然能以陽氣始生萬物而得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諧,各有其利,又能使物堅固貞正得終。此卦自然令物有此四種使得其所,故謂之四德:言聖人亦當法此卦而行善道,以長萬物,物得生存而為「元」也。又當以嘉美之事,會合萬物,令使開通而為「亨」也。又當以義協和萬物,使物各得其理而為「利」也。又當以貞固幹事,使物各得其正而為「貞」也。是以聖人法乾而行此四德,故曰「元、亨、利、貞」。其委曲條例,備在《文言》。

《周易正义》《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天也者,形之名也。健也者,用形者也。夫形也者,物之累也。有天之形而能永保無虧,為物之首,統之者豈非至健哉!大明乎終始之道,故六位不失其時而成,升降無常,隨時而用,處則乘潛龍,出則乘飛龍,故曰「時乘六龍」也。乘變化而禦大器,靜專動直,不失大和,豈非正性命之情者邪?

[疏]「彖曰大哉乾元」至「各正性命」。○正義曰:夫子所作《彖》辭,統論一卦之義,或說其卦之德,或說其卦之義,或說其卦之名,故《略例》雲:「彖者何也?統論一卦之體,明其所由之主。」案:褚氏、莊氏並雲:「彖,斷也,斷定一卦之義,所以名為彖也。」但此《彖》釋乾與元、亨、利、貞之德。但諸儒所說此《彖》分解四德,意各不同。今案:莊氏之說,於理稍密,依而用之。「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者,此三句裛釋乾與元也。「乾」是卦名,「元」是乾德之首,故以元德配乾釋之。「大哉乾元」者,陽氣昊大,乾體廣遠,又以元大始生萬物,故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者,釋其「乾元」稱「大」之義,以萬象之物,皆資取「乾元」,而各得始生,不失其宜,所以稱「大」也。「乃統天」者,以其至健而為物始,以此乃能統領於天,天是有形之物,以其至健,能總統有形,是「乾元」之德也。「雲行雨施,品物流形」者,此二句釋「亨」之德也,言乾能用天之德,使雲氣流行,雨澤施布,故品類之物,流布成形,各得亨通,無所壅蔽,是其「亨」也。「大明終始,六位時成」者,此二句總結乾卦之德也。以乾之為德,大明曉乎萬物終始之道,始則潛伏,終則飛躍,可潛則潛,可飛則飛,是明達乎始終之道,故六爻之位,依時而成。若其不明終始之道,應潛而飛,應飛而潛,應生而殺,應殺而生,六位不以時而成也。「時乘六龍,以禦天」者,此二句申明「乾元」「乃統天」之義,言乾之為德,以依時乘駕六爻之陽氣,以控禦於天體。六龍,即六位之龍也。以所居上下言之,謂之六位也;陽氣升降,謂之六龍也。上文以至健元始總明乾德,故雲「乃統天」也。此名乘駕六龍,各分其事,故雲「以禦天」也。「乾道變化,各正性命」者,此二句更申明乾元資始之義。道體無形,自然使物開通,謂之為「道」。言乾卦之德,自然通物,故雲「乾道」也。「變」謂後來改前,以漸移改,謂之變也。「化」謂一有一無,忽然而改,謂之為化。言乾之為道,使物漸變者,使物卒化者,各能正定物之性命。性者天生之質,若剛柔遲速之別;命者人所稟受,若貴賤夭壽之屬是也。○注「天也者形之名也」至「豈非正性命之情者邪」。○正義曰:夫形也者,物之累也。凡有形之物,以形為累,是含生之屬,各憂性命。而天地雖複有形,常能永保無虧,為物之首,豈非統用之者至極健哉!若非至健,何能使天形無累?見其無累,則知「至健」也。「乘變化而禦大器」者,乘變化,則乘潛龍,飛龍之屬是也。「而禦大器」,大器謂天也。乘此潛龍、飛龍而控禦天體,所以運動不息,故雲「而禦大器」也。「靜專動直,不失大和」者,謂乾之為體,其靜住之時,則專一不轉移也,其運動之時,正直不傾邪也。故《上系辭》雲:「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韓康伯注雲:「專,專一也。直,剛正也。」「不失大和」,則下文「保合大和」是也。「豈非正性命之情者邪」,以乾能正定物之性命,故雲「豈非正性命之情者邪」,謂物之性命各有情,非天之情也。天本無情,何情之有?而物之性命,各有情也。所稟生者謂之性,隨時念慮謂之情,無識無情,今據有識而言,故稱曰「情」也。夫子為《彖》之體,斷明一卦之義,體例不同。莊氏以為凡有一十二體,今則略舉大綱,不可事事繁說。莊氏雲「《彖》者發首則歎美卦」者,則此《乾?彖》雲「大哉乾元」,《坤卦?彖》雲「至哉坤元」。以乾、坤德大,故先歎美之,乃後詳說其義。或有先疊文解義而後歎者,則《豫卦?彖》雲:「《豫》之時義大矣哉」之類是也。或有先釋卦名之義,後以卦名結之者,則《同人?彖》雲「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同人」,《大有?彖》雲:「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之例是也。或有特疊卦名而稱其卦者,則同人彖雲:「《同人》曰:同人於野,亨。」注雲:「‘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非二之所能也。是乾之所行,故特曰‘同人曰’。」此等之屬,為文不同,唯《同人》之《彖》特稱「同人曰」,注又別釋。其餘諸卦之《彖》,或詳或略,或先或後,故上下參差,體例不同,或難其解,或易略解。若一一比並,曲生節例,非聖人之本趣,恐學者之徒勞,心不曉也。今皆略而不言,必有其義,於卦下而具說。

保合大和,乃利貞。不和而剛暴。

[疏]正義曰:此二句釋「利貞」也。純陽剛暴,若無和順,則物不得利,又失其正。以能保安合會大利之道,乃能利貞於萬物,言萬物得利而貞正也。

首出庶物,萬國咸寧。萬國所以寧,各以有君也。

[疏]正義曰:自上已來,皆論乾德自然養萬物之道。此二句論聖人上法乾德,生養萬物,言聖人為君在眾物之上,最尊高於物,以頭首出於眾物之上,各置君長以領萬國,故萬國皆得寧也。人君位實尊高,故於此雲首出於庶物者也。志須卑下,故前經雲「無首,吉」也。但前文說乾用天德,其事既詳,故此文聖人以人事象乾,於文略也。以此言之,聖人亦當令萬物資始,統領於天位,而「雲行雨施」,布散恩澤,使兆庶眾物,各流布其形,又大明乎盛衰終始之道,使天地四時貴賤高下,各以時而成。又任用群賢,以奉行聖化,使物各正性命。此聖人所以象乾而立化。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疏]「《象》曰天行健」至「自強不息」。○正義曰:此《大象》也。《十翼》之中第三翼,總象一卦,故謂之「大象」。但萬物之體,自然各有形象,聖人設卦以寫萬物之象。今夫子釋此卦之所象,故言「《象》曰」。天有純剛,故有健用。今畫純陽之卦以比擬之,故謂之《象》。《象》在《彖》後者,《彖》詳而《象》略也。是以過半之義,思在《彖》而不在《象》,有由而然也。「天行健」者,行者,運動之稱,健者強壯之名,「乾」是眾健之訓。今《大象》不取餘健為釋,偏說「天」者,萬物壯健,皆有衰怠,唯天運動日過一度,蓋運轉混沒,未曾休息,故雲「天行健」。健是「乾」之訓也。順者「坤」之訓也。《坤》則雲「地勢坤」。此不言「天行乾」而言「健」者,劉表雲:「詳其名也。」然則「天」是體名,「乾」則用名,「健」是其訓,三者並見,最為詳悉,所以尊乾異於他卦。凡六十四卦,說象不同:或總舉象之所由,不論象之實體,又總包六爻,不顯上體下體,則乾、坤二卦是也。或直舉上下二體者,若「雲雷,屯」,也。「天地交,泰」也。「天地不交,否」也。「雷電,噬嗑」也,「雷風,恒」也,「雷雨作,解」也,「風雷,益」也,「雷電皆至,豐」也,「洊雷,震」也,「隨風,巽」也,「習坎,坎」也,「明兩作,離」也,「兼山,艮」也,「麗澤,兌」也。凡此一十四卦,皆裛舉兩體而結義也。取兩體俱成,或有直舉兩體上下相對者,「天與水違行,訟」也,「上天下澤,履」也,「天與火同,人」也,「上火下澤,睽」也,凡此四卦,或取兩體相違,或取兩體相合,或取兩體上下相承而為卦也,故兩體相對而俱言也。雖上下二體,共成一卦,或直指上體而為文者,若「雲上於天,需」也,「風行天上,小畜」也,「火在天上,大有」也,「雷出地奮,豫」也,「風行地上,觀」也,「山附於地,剝」也,「澤滅木,大過」也,「雷在天上,大壯」也,「明出地上,晉」也,「風自火出,家人」也,「澤上於天,夬」也,「澤上於地,萃」也。「風行水上,渙」也,「水在火上,既濟」也,「火在水上,未濟」也。凡此十五卦,皆先舉上象而連於下,亦意取上象以立卦名也。亦有雖意在上象,而先舉下象,以出上象者,「地上有水,比」也,「澤上有地,臨」也,「山上有澤,鹹」也,「山上有火,旅」也,「木上有水,井」也,「木上有火,鼎」也,「山上有木,漸」也,「澤上有雷,歸妹」也,「山上有水,蹇」也,「澤上有水,節」也,「澤上有風,中孚」也,「山上有雷,小過」也。凡此十二卦,皆先舉下象以出上象,亦意取上象,共下象而成卦也。或先舉上象而出下象,義取下象以成卦義者,「山下出泉,蒙」也,「地中有水,師」也,「山下有風,蠱」也,「山下有火,賁」也,「天下雷行,無妄」也,「山下有雷,頤」也,「天下有山,遯」也,「山下有澤,損」也,「天下有風,姤」也,「地中有山,謙」也,「澤中有雷,隨」也,「地中生木,升也」,「澤中有火,革」也。凡此十三卦,皆先舉上體,後明下體也。其上體是天,天與山則稱「下」也。若上體是地,地與澤則稱「中」也。或有雖先舉下象,稱在上象之下者,若「雷在地中,複」也,「天在山中,大畜」也,「明入地中,明夷」也,「澤無水,困」也。是先舉下象而稱在上象之下,亦義取下象以立卦也。所論之例者,皆大判而言之,其間委曲,各於卦下別更詳之。先儒所雲此等象辭,或有實象,或有假像。實象者,若「地上有水,比」也,「地中生木,升」也,皆非虛,故言實也。假像者,若「天在山中」,「風自火出」,如此之類,實無此象,假而為義,故謂之假也。雖有實象、假像,皆以義示人,總謂之「象」也。「天行健」者,謂天體之行,晝夜不息,周而復始,無時虧退,故雲「天行健」。此謂天之自然之象。「君子以自強不息」,此以人事法天所行,言君子之人,用此卦象,自彊勉力,不有止息。言「君子」者,謂君臨上位,子愛下民,通天子諸侯,兼公卿大夫有地者。凡言「君子」,義皆然也。但位尊者象卦之義多也,位卑者象卦之義少也。但須量力而行,各法其卦也,所以諸卦並稱「君子」。若卦體之義,唯施於天子,不兼包在下者,則言「先王」也。若《比卦》稱「先王以建萬國」,《豫卦》稱「先王以作樂崇德」,《觀卦》稱「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噬嗑》稱「先王以明罰敕法」,《複卦》稱「先王以至日閉關」,《無妄》稱「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渙卦》稱「先王以享於帝立廟」,《泰卦》稱「後以財成天地之道」,《姤卦》稱「後以施命誥四方」。稱「後」兼諸侯也,自外卦並稱「君子」。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在田」,德施普也。「終日乾乾」,反復道也。以上言之則不驕,以下言之則不憂,反覆皆道也。

[疏]「潛龍勿用」至「反覆道也」。正義曰:自此以下至「盈不可久」,是夫子釋六爻之《象》辭,謂之「小象」。以初九陽潛地中,故雲「陽在下也」。經言「龍」而《象》言「陽」者,明經之稱「龍」,則陽氣也。此一爻之象,專明天之自然之氣也。「見龍在田,德施普」者,此以人事言之,用龍德在田,似聖人己出在世,道德恩施,能普遍也。《比》「初九勿用」,是其周普也。若《比》九五,則猶狹也。「終日乾乾,反復道」者,此亦以人事言之。君子「終日乾乾」,自彊不息,故反之與覆,皆合其道。反謂進反在上也,處下卦之上,能不驕逸,是反能合道也。覆謂從上倒覆而下,居上卦之下,能不憂懼,是覆能合道也。

「或躍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疏]「或躍在淵」至「盈不可久也」。○正義曰:「或躍在淵,進無咎」者,此亦人事言之。進則跳躍在上,退在潛處在淵,猶聖人疑或,而在於貴位也。心所欲進,意在於公,非是為私,故「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者,此亦人事言之。「飛龍在天」,猶聖人之在王位。造,為也。唯大人能為之而成就也。姚信、陸績之屬,皆以「造」為造至之「造」。今案:《象》辭皆上下為韻,則姚信之義,其讀非也。「亢龍有悔,盈不可久」者,此亦人事言之。九五是盈也,盈而不已則至上九,地致亢極,有悔恨也。故雲「盈不可久也」。但此六爻《象》辭,第一爻言「陽在下」,是舉自然之象,明其餘五爻皆有自然之象,舉初以見未。五爻並論人事,則知初爻亦有人事,互文相通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疏]「《文言》曰」至「乾元亨利貞」。○正義曰:《文言》者,是夫子第七翼也。以乾、坤其《易》之門戶邪,其餘諸卦及爻,皆從乾、坤而出,義理深奧,故特作《文言》以開釋之。莊氏雲:「文謂文飾,以乾、坤德大,故特文飾,以為《文言》。」今謂夫子但贊明易道,申說義理,非是文飾華彩,當謂釋二卦之經文,故稱《文言》。從此至「元亨利貞」,明乾之四德,為第一節;從「初九曰潛龍勿用」至「動而有悔」,明六爻之義,為第二節;自「潛龍勿用」下至「天下治也」,論六爻之人事,為第三節;自「潛龍勿用,陽氣潛藏」至「乃見天則」,論六爻自然之氣,為第四節;自「乾元者」至「天下平也」,此一節複說「乾元」之「四德」之義,為第五節;自「君子以成德為行」至「其唯聖人乎」,此一節更廣明六爻之義,為第六節。今各依文解之。此第一節論乾之四德也。「元者善之長也」,此巳下論乾之「四德」,但乾之為體,是天之用。凡天地運化,自然而爾,因無而生有也,無為而自為。天本無心,豈造「元亨利貞」之德也?天本無名,豈造「元亨利貞」之名也?但聖人以人事讬之,謂此自然之功,為天之四德,垂教於下,使後代聖人法天之所為,故立天「四德」以設教也。莊氏雲:「第一節‘元者善之長’者,謂天之體性,生養萬物,善之大者,莫善施生,元為施生之宗,故言‘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者,嘉,美也。言天能通暢萬物,使物嘉美之會聚,故雲‘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者,言天能利益庶物,使物各得其宜而和同也。‘貞者事之幹’者,言天能以中正之氣,成就萬物,使物皆得幹濟。」莊氏之意,以此四句明天之德也,而配四時。「元」是物始,於時配春,春為發生,故下雲「體仁」,仁則春也。「亨」是通暢萬物,於時配夏,故下雲「合禮」,禮則夏也。「利」為和義,於時配秋,秋既物成,各合其宜。「貞」為事幹,於時配冬,冬既收藏,事皆幹了也。於五行之氣,唯少土也。土則分王四季,四氣之行,非土不載,故不言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者,自此巳下,明人法天之行此「四德」,言君子之人,體包仁道,泛愛施生,足以尊長於人也。仁則善也,謂行仁德,法天之「元」德也。「嘉會足以合禮」者,言君子能使萬物嘉美集會,足以配合於禮,謂法天之「亨」也。「利物足以和義」者,言君子利益萬物,使物各得其宜,足以和合於義,法天之「利」也。「貞固足以幹事」者,言君子能堅固貞正,令物得成,使事皆幹濟,此法天之「貞」也。施於王事言之,元則仁也,亨則禮也,利則義也,貞則信也。不論智者,行此四事,並須資於知。且《乾鑿度》雲:「水土二行,兼信與知也。」故略而不言也。「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以君子之人,當行此四種之德。是以文王作《易》,稱「元亨利貞」之德,欲使君子法之。但行此「四德」,則與天同功,非聖人不可。唯雲「君子」者,但易之為道。廣為垂法。若限尚聖人,恐不逮餘下。故總雲「君子」,使諸侯公卿之等,悉皆行之。但聖人行此「四德」,能盡其極也。君子行此「四德」,各量力而為,多少各有其分。但乾卦象天,故以此「四德」皆為天德。但陰陽合會,二象相成,皆能有德,非獨乾之一卦。是以諸卦之中亦有「四德」,但餘卦「四德」有劣於乾故乾。卦直雲「四德」。更無所言,欲見乾之「四德」,無所不包。其餘卦「四德」之下,則更有餘事,以「四德」狹劣,故以餘事系之,即《坤卦》之類是也。亦有「四德」之上,即論餘事,若《革卦》雲「巳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也。由「乃孚」之後有「元亨利貞」,乃得「悔亡」也。有「四德」者,即乾、坤、屯、臨、隨、無妄、革七卦是也。亦有其卦非善,而有「四德」者,以其卦凶,故有「四德」乃可也。故《隨卦》有「元亨利貞」,乃得無咎」是也。「四德」具者,其卦未必善也。亦有三德者,即離、鹹、萃、兌、渙、小過。凡六卦就三德之中,為文不一,或總稱三德於上,更別陳餘事於下,若離、鹹之屬是也。就三德之中,上下不一,《離》則雲「利貞亨」。由利貞乃得亨也。亦有先雲「亨」,更陳餘事,乃始雲「利貞」者,以有餘事,乃得利貞故也。有二德者,大有、蠱、漸、大畜、升、困、中孚凡七卦。此二德或在事上言之,或在事後言之由後有事,乃致此二德故也。亦有一德者,若蒙、師、小、畜、履、泰、謙、噬嗑、賁、複、大過、震、豐、節、既濟、未濟、凡十五卦,皆一德也,並是「亨」也。或多在事上言之,或在事後言。《履卦》雲:「履虎尾,不咥人,亨。」由有事乃得亨。以前所論德者,皆於經文挺然特明德者乃言之也。其有因事相連而言德者,則不數之也。若《需卦》雲:「需,有孚,光亨貞吉。」雖有亨、貞二德,連事起文,故不數也。《遯卦》雲:「亨,小利貞。」雖有三德,亦不數也。《旅卦》雲:「旅,小亨。旅,貞吉。」雖有亨、貞二德,亦連他事,不數也。《比卦》雲:「原筮,元永貞,無咎。」《否卦》雲:「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雖有「貞」字,亦連他文言之,又非本卦德,亦不數之。《同人》雲:「同人於野,亨。」《坎卦》雲:「有孚,維心亨。」《損卦》雲:「無咎可貞。」此等雖有一德,皆連事而言之,故亦不數,所以然者,但易含萬象,事義非一,隨時曲變,不可為典要故也。其有意義,各於卦下詳之。亦有卦善而德少者,若泰與謙、複之類,雖善,唯一德也。亦有全無德者,若豫、觀、剝、晉、蹇、解、夬、姤、井、艮、歸妹、凡十一卦也。大略唯有凶卦無德者,若剝、蹇、夬、姤之屬是也。亦有卦善而無德者,晉、解之屬是也。各於卦下詳之。凡「四德」者,亨之與貞,其德特行,若元之與利,則配連他事。其意以元配亨,以利配貞,雖配他事為文,元是元大也,始首也;利是利益也,合和也。以當分言之,各是其一德也。唯配亨、貞,俱為四德。元雖配亨,亦配他事,故比卦雲「元永貞」,《坤?六五》「黃裳元吉」是也。利亦非獨利貞,亦所利餘事多矣,若「利涉大川」,「利建侯」,「利見大人」,「利君子貞」。如此之屬,是利字所施處廣,故諸卦謂他事之利,不數以為德也。此「四德」非唯卦下有之,亦於爻下有之,但爻下其事稍少。故「黃裳元吉」及「何天之衢亨,小貞吉,大貞凶」,此皆於爻下言之,其利則諸爻皆有。

《乾 文言》首不論「乾」而先說「元」,下乃曰「乾」,何也?夫「乾」者統行四事者也。君子以自強不息,行此四者,故首不論「乾」而下曰「乾、元、亨、利、貞」。餘爻皆說龍,至於九三獨以「君子」為目,何也?夫易者象也。象之所生,生於義也。有斯義,然後明之以其物,故以龍敘「乾」,以馬明「坤」,隨其事義而取象焉。是故初九、九二,龍德皆應其義,故可論龍以明之也。至於九三「乾乾夕惕」,非龍德也,明以君子當其象矣。統而舉之,「乾」體皆龍,別而敘之,各隨其義。

[疏]「是以動而有悔也」。○正義曰:聖人設戒,居此之時不可動作也。○注「夫乾者統行四事者也」。○正義曰:「夫乾者統行四事者也,君子以自強不息,行此四者」,注意以「乾」為四德之主,《文言》之首,不先說「乾」而先說四德者,故自發問而釋之,以「乾」體當分無功,唯統行此四德之事。行此四德,乃是「乾」之功。故《文言》先說君子以自強不息行此四德者,故先言之,發首不論「乾」也。但能四德既備,「乾」功自成,故下始雲「乾元亨利貞」。

「潛龍勿用」,下也。「見龍在田」,時舍也。「終日乾乾」,行事也。「或躍在淵」,自試也。「飛龍在天」,上治也。「亢龍有悔」,窮之災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此一章全以人事明之也。九,陽也。陽,剛直之物也。夫能全用剛直,放遠善柔,非天下至理,未之能也。故「乾元用九」,則「天下治」也。夫識物之動,則其所以然之理,皆可知也。龍之為德,不為妄者也。潛而勿用,何乎?必窮處於下也。見而在田,必以時之通舍也。以爻為人以位為時,人不妄動,則時皆可知也。文王明夷,則主可知矣。仲尼旅人,則國可知矣。

[疏]「潛龍勿用」至「天下治也」。○正義曰:「此一節是《文言》第三節,說六爻人事所治之義。「潛龍勿用,下也」者,言聖人於此潛龍之時,在卑下也。」見龍在田,時舍」者,舍謂通舍。九二以見龍在田,是時之通舍也。「終日乾乾,行事」者,言行此知至、知終之事也。「或躍在淵,自試」者,言聖人逼近五位,不敢果決而進,唯漸漸自試,意欲前進,遲疑不定,故雲「自試」也。「飛龍在天,上治」者,言聖人居上位而治理也。「亢龍有悔,窮之災」者,言位窮而致災,災則悔也,非為大禍災也。「乾元用九,天下治」者,《易經》上稱「用九」,「用九」之文,總是「乾」德。又「乾」字不可獨言,故舉「元」德以配「乾」也。言此「乾元」用九德而天下治。九五止是一爻,觀見事狹,但雲「上治」。「乾元」裛包六爻,觀見事闊,故雲「天下治」也。○注「此一章全以人事」至「國可知矣」。○正義曰:「此一章全以人事明之」者,下雲「陽氣潛藏」,又雲「乃位乎天德」,又雲「乃見天則」此一章,但雲「天下治」,是皆以人事說之也。「夫能全用剛直,放遠善柔,非天下至理,未之能也」者,以」乾元用九」,六爻皆陽,是「全用剛直」。「放遠善柔」,謂放棄善柔之人。善能柔諂,貌恭心狠,使人不知其惡,識之為難。此用九純陽者,是全用剛直,更無餘陰。柔善之人,堯尚病之,故雲:「非天下之至理,未之能也」。「夫識物之動,則其所以然之理,皆可知」者,此欲明在下龍潛見之義。故張氏雲:「識物之動,謂龍之動也。則其所以然之理,皆可知者,謂識龍之所以潛所以見,然此之理皆可知也。」「龍之為德,不為妄者」,言龍靈異於他獸,不妄舉動,可潛則潛,可見則見,是不虛妄也。「見而在田,必以時之通舍」者,經唯雲「時舍」也。注雲「必以時之通舍」者,則輔嗣以通解舍,「舍」是通義也。初九潛藏不見,九二既見而在田,是時之通舍之義也。「以爻為人,以位為時」者,爻居其位,猶若人遇其時,故「文王明夷,則主可知矣」。主則時也,謂當時無道,故明傷也。「仲尼旅人,則國可知矣」,國亦時也,若見仲尼羈旅於人,則知國君無道,令其羈旅出外。引文王、仲尼者,明龍潛、龍見之義。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終日乾乾」,與時偕行。與天時俱不息。

[疏]「潛龍勿用」至「與時偕行」。○正義曰:此一節是《文言》第四節,明六爻天氣之義。「天下文明」者,陽氣在田,始生萬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與時偕行」者,此以天道釋爻象也。所以九三乾乾不息,終日自戒者,同於天時,生物不息,言「與時偕行」也。偕,俱也。諸儒以為建辰之月,萬物生長,不有止息,與天時而俱行。若以不息言之,是建寅之月,三陽用事,三當生物之初,生物不息。同於天時生物不息,故言「與時偕行」也。

「或躍在淵」,乾道乃革。「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龍有悔」,與時偕極。與時運俱終極。

[疏]「或躍在淵」至「與時偕極」。○正義曰:「乾道乃革」者,去下體,入上體,故雲「乃革」也。「乃位乎天德」者,位當天德之位,言九五陽居於天,照臨廣大,故雲「天德」也。

「乾元用九」,乃見天則。此一章全說天氣以明之也。九,剛直之物,唯「乾」體能用之,用純剛以觀天,天則可見矣。

[疏]正義曰:「乃見天則」者,陽是剛亢之物,能用此純剛,唯天乃然,故雲「乃見天則」。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不為「乾元」,何能通物之始無不性其情,何能久行其正?是故「始而亨者」,必「乾元」也。利而正者,必「性情」也。

[疏]「乾元者」至「性情也」。○正義曰:「此一節是第五節,複明上初章及「乾」四德之義也。「乾元者,始而亨者也」,以「乾」非自當分有德,以元、亨、利、貞為德。「元」是四德之首,故夫子恒以「元」配「乾」而言之,欲見乾、元、相將之義也。以有「乾」之元德,故能為物之始而亨通也。此解元、亨二德也。「利貞者,性情也」者,所以能利益於物而得正者,由性制於情也。○注「不為乾元」至「必性情也」。○正義曰:「乾」之元氣,其德廣大,故能遍通諸物之始。若餘卦元德,雖能始生萬物,德不周普,故雲「不為乾元,何能通物之始」?其實「坤元」亦能通諸物之始,以此《文言》論「乾元」之德,故注連言「乾元」也。「不性其情,何能久行其正」者,性者天生之質,正而不邪;情者性之欲也。言若不能以性制情,使其情如性,則不能久行其正。其六爻發揮之義,案:《略例。雲「爻者,言乎變者也」。故合散屈伸,與體相乖,形躁好靜,質柔愛剛,體與情反,質與原違。是爻者所以明情,故六爻發散,旁通萬物之情。輔嗣之意,以初為無用之地,上為盡末之境。其居位者唯二、三、四、五,故《系辭》唯論此四爻。初、上雖無正位,統而論之,爻亦始末之位,故《乾?彖》雲「六位時成」。二、四為陰位,陰居為得位,陽居為失位;三、五為陽位,陽居為得位,陰居為失位。《略例》雲:「陽之所求者陰也,陰之所求者陽也」。一與四,二與五,三與上,若一陰一陽為有應,若俱陰俱陽為無應。此其六爻之大略,其義具於《系辭》,於此略言之。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禦天也。「雲行雨施」,天下平也。

[疏]「乾始,能以美利」至「天下平也」。○正義曰:「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者,此複說始而亨、利、貞之義。「乾始」,謂乾能始生萬物,解「元」也。「能以美利利天下」,解「利」也。謂能以生長美善之道,利益天下也。不復說亨、貞者,前文「亨」既連始,「貞」又連利,舉始舉利,則通包亨、貞也。「不言所利,大矣哉」者,若《坤卦》雲「利牝馬之貞」,及「利建侯」,「利涉大川」,皆言所利之事。此直雲「利貞」,不言所利之事,欲見無不利也。非唯止一事而已故雲:「不言所利大矣哉其實此利為無所不利此貞亦無所不貞是乾德大也,「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者,此正論乾德,不兼通「元」也。故直雲「大哉乾乎,剛健中正,謂純陽剛健,其性剛強,其行勁健。「中」謂二與五也,「正」謂五與二也,故雲「剛健中正」。六爻俱陽,是純粹也。純粹不雜,是精靈,故雲「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者,發謂發越也,揮謂揮散也,言六爻發越揮散,旁通萬物之情也。「時乘六龍,以禦天」者,重取《乾?彖》之文,以讚美此乾之義。「雲行雨施,天下平」者,言天下普得其利而均平不偏陂。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疏]「君子以成德為行」至「君子弗用也」。○正義曰:此一節是《文言》第六節,更複明六爻之義。此節明初九爻辭。周氏雲:「上第六節‘乾元者始而亨者也’,是廣明‘乾’與‘四德’之義,此‘君子以成德為行’,亦是第六節,明六爻之義,總屬第六節,不更為第七節。」義或當然也。「君子以成德為行」者,明初九「潛龍」之義,故先開此語也。言君子之人,當以成就道德為行,令其德行彰顯,使人日可見其德行之事,此君子之常也,不應潛隱。所以今日潛者,以時未可見,故須潛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此夫子解「潛龍」之義。此經中「潛龍」之言,是德之幽隱而未宣見,所行之行未可成就。「是以君子弗用」者,德既幽隱,行又未成,是君子於時不用,以逢眾陰,未可用也。周氏雲:「德出於己,在身內之物,故雲:‘成’;行被於人,在外之事,故雲為‘行’。」下又即雲「行而未成」,是行亦稱成。周氏之說,恐義非也。「成德為行」者,言君子成就道德以為其行。其「成德為行」,未必文相對。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以君德而處下體,資納於物者也。

[疏]正義曰:此複明九二之德。「君子學以聚之」者,九二從微而進,未在君位,故且習學以畜其德。「問以辯之」者,學有未了,更詳問其事,以辯決於疑也。

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疏]正義曰:「寬以居之」者,當用寬裕之道,居處其位也。「仁以行之」者,以仁恩之心,行之被物。「《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者,既陳其德於上,然後引《易》本文以結之。《易》之所雲是君德,「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是也。但有君德,未是君位。

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疏]「九三」至「無咎矣」。○正義曰:此明九三爻辭。上之初九、九二皆豫陳其德於上,不發首雲初九、九二,此九三、九四,則發首先言九三、九四;其九五全不引《易》文,上九則發首雲「亢之為言」也。上下不為例者,夫子意在釋經,義便則言,以潛見須言其始,故豫張本於上。三、四俱言「重剛不中」,恐其義同,故並先雲爻位並重剛不中之事。九五前章已備,故不復引《易》,但雲「大人」也。上九亦前章備顯,故此直言「亢之為言」也。案:初九雲「潛之為言」,上爻雲「亢之為言」,獨二爻雲「言」者,褚氏以初、上居無位之地,故稱言也;其餘四爻是有位,故不雲「言」,義或然也。「重剛」者,上下俱陽,故「重剛」也。「不中」者,不在二、五之位,故「不中」也。「上不在天」,謂非五位;「下不在田」,謂非二位也。「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者,居危之地,以「乾乾夕惕」,戒懼不息,得「無咎」也。

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無咎。

[疏]「九四」至「故無咎正義」。曰:此明九四爻辭也。其「重剛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並與九三同也。「中不在人」者,三之與四,俱為人道。但人道之中,人下近於地,上遠於天,九三近二,是下近於地,正是人道,故九三不雲「中不在人」。九四則上近於天,下遠於地,非人所處,故特雲「中不在人」。「故或之」者,以其上下無定,故心或之也。「或之者,疑之也」者,此夫子釋經「或」字。經稱「或」是疑惑之辭,欲進欲退,猶豫不定,故疑之也。九三中雖在人,但位卑近下,向上為難,故危惕,其憂深也。九四則陽德漸盛,去五彌近,前進稍易,故但疑惑,憂則淺也。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疏]「夫大人者」至「況於鬼神乎」。○正義曰:此明九五爻辭。但上節明大人與萬物相感,此論大人之德,無所不合,廣言所合之事。「與天地合其德」者,莊氏雲:「謂覆載也」。「與日月合其明」者,謂照臨也。「與四時合其序」者,若賞以春夏,刑以秋冬之類也。「與鬼神合其吉凶」者,若福善禍淫也。「先天而天弗違」者,若在天時之先行事,天乃在後不違,是天合大人也。「後天而奉天時」者,若在天時之後行事,能奉順上天,是大人合天也。「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者,夫子以天且不違,遂明大人之德,言尊而遠者尚不違,況小而近者可有違乎?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更新于: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