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人觉得“吃了热性药能帮助身体里的阴液转化,但阴液少了就会让人上火”呢?咱们得先知道啥是热性药。
热性药就是那些能让人感觉暖和的药,比如党参、白术、黄芪这些是温性的,而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这些是热性的。
长期吃温性的药能让人精神好,但老吃热性的药就容易上火。
那是不是就不能吃热性药了呢?当然不是。关键是要搭配得当。
比如张仲景的肾气丸,虽然里面地黄、山药、山萸肉用得多,但也加了点儿桂枝和附子,这样就能用热性药帮助阴性药转化,避免上火,同时防止因为热性药用多了而气虚。
张景岳看明白了这个道理,在肾气丸的基础上发明了右归丸,这个药是补火助阳的,他还提出了一个理念:“补阳的时候要从阴里找,阳有了阴的帮助就能生化无穷;补阴的时候要从阳里找,阴有了阳的帮助就能源泉不竭。”
这说明了阴阳是互相帮助的。我们吃的东西不会直接变成血液,而是先变成阴液。阴液在阳气的作用下,才能变成气血。
如果阳气不足,就算吃再多补药或食物,气血也不会多。所以这时候就需要吃点儿热性药来提高阴液转化的效率,增加气血,让人精神好,还不容易上火。
既然知道热性药能提高阴液转化,那阴液少了会不会上火呢?如果阴液不仅少,脾胃还虚寒,用阴性药不好消化,用热性药又容易上火,那该怎么办呢?
答案还是阴阳搭配,比如附子理中丸和生脉饮的组合,这种搭配能精准补益又不会上火;再比如我之前说的肾气丸和补中益气丸的组合,脾肾一起补,就能避免消化不良的问题。
总的来说,用热性药是为了帮助阴液变成气血,而用阴性药是为了给热性药提供转化所需的能量。
阴阳搭配、水火相济,这才是虚弱体质进补的最好方法。不过记得,这里提到的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哦。
更新于:5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