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争”与“不争”:越不争,越有福 !

2024-04-09 08:44

“无为”和“不争”,在整部《道德经》里出现过很多次,甚至在最后,就是以一句“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作为结尾。

记得在上次和大家探讨《道德经》的时候,咱们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老子所说的“不争”,可以理解为一种境界,或者说是一种层次。

当然,从道家文化的角度,“不争”还包括了更为广泛和深远的内涵,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老子道德经里“不争”的智慧,具体应该怎样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我想这或许更值得我们来探讨,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道德经》的“争”与“不争”。

“争”这个字,贯穿了人类的历史,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这个“争”字——比如美好的生活要自己“争取”、做人要“争一口气”、生存就是“竞争”、为了捍卫权利可能还要“争战”……总之,好像人只要活着,就一直在“争”个不停,但千万要记住:有三件事,却一定不要去争。

首先第一件,不要和自己最亲近的人争对错,比如和父母,和丈夫,或者和妻子,凡事如果要争个对错,那你的家就很难有安宁的日子。和家人争对错,或者和亲人争对错,是最愚蠢的做法。

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连最正直最公正的人,都很难给家事定对错,可见和最亲的人完全不需要争对与错,因为亲人之间根本不存在对错,只有包容与理解,很多人争来争去,结果赢得了道理,却输掉了感情。

家人或者亲人之间,越不争对错,家才会越幸福。

第二件不争的,是朋友之间不争高低。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什么同学聚会朋友聚会变成炫富比赛的例子,其实这就是“争”的一种表现,大家表面上客客气气,其实背地里都暗暗地在较劲,比一比谁开的车更好,争一争哪个的面子大,简简单单的朋友关系,变成了相互攀比嫉妒的名利场。

真正的朋友,应该是既不趋炎附势,也不妄自菲薄,庄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大家在一起相处的时候,不会给彼此带来高下之分的压力,也不会因为对方的优秀而眼红,相反,朋友之间应该相互成就,彼此都希望对方越来越好。

只有身边的朋友都变得成功和优秀,自己才可能会变得更好,因为我们经常说,一个人的层次,实际上看他周围的朋友就可以看得出来,如果一个人身边的朋友,全部都是成功人士,那他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但如果他的朋友都是穷困潦倒的人,那他也必然好不了多少。因此,朋友之间不争高下,只有相互支援相互促进,成就彼此,才是真正的朋友!

最后一件不争的事情,是不为面子争胜负。有人觉得面子很重要,为了面子,可以舍弃一切,俗话说“死要面子活受罪”,很多时候,面子只不过是人的虚荣心而已,但这种虚荣心,往往被人当成是尊严。

其实真正的尊严,是先有里子,再有面子,有一本书里曾这样形容面子,说人不一定有里子,但有里子一定会有面子,真正聪明的人,一定是埋头修炼好自己的里子,而不是打肿脸充胖子,为了所谓的面子和人争一时的长短与胜负,就真的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以上,就是《道德经》“争”与“不争”留给我们的智慧——聪明人有“三不争”:不和亲人争对错,不和朋友争高低,不为面子争胜负!这三个“不争”,越不争,越有福!

《道德经》的“争”与“不争”:越不争,越有福 !更新于:8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