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益火生土法的运用,调治脾胃病!

2023-09-19 10:56


一、“益火生土”法的含义

“益火生土”是中医根据五行相生学说而创立的一种治疗法则。


土指中焦脾胃,火的含义则相当广泛,所谓“益火生土”,我认为包括两种意义:首先,是指益命门之火以生脾胃之土,其次是指益脾胃本脏腑之火。

1. 益命门之火

祖国医学自《难经》以后,均明确指出命门乃生气之源,为元气之所系,是十二经之根,五脏六腑之本。用现代的话来说,命门是人身生命的根本,为全身各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原动力,而它和脾胃的关系尤为密切。

严用和说:“肾气若壮,丹田(命门)火经上蒸脾土。脾土温和,中焦自治。”

张景岳说:“命门为精血之海,脾胃为水谷之海,均为五脏六腑之本。然命门为元气之根.....而脾胃以中州之土,非此不能生。”

脾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并把所消化的水谷精微转输到其他各脏腑,以营养全身,人体的营卫气血和津液,均以水谷为本,所以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

而胃的腐熟、脾的运化,又赖命门之火的温煦,所以命门被认为人身生命之本。

古人把脾胃比喻为釜,把命门比喻为薪,若釜底无薪,水谷就不能腐熟、转输,这个比喻是很恰当的。

所谓“火能生土”,在临床上最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也就是这一点。“益火生土”法正是在这个论点的启示下创立出来的。

2. 益脾胃本脏腑之火

“益火生土”的另一意义是指益脾胃本脏腑之火,上面说过,五脏六腑都有火,脾胃更不例外,火即阳气,每一脏腑都有阴有阳,阴为体,阳为用;阴是物质,阳是动力。

也就是说,凡是构成本脏腑和营养本脏腑的物质为阴,而促进本脏腑活动功能的动力为阳。阳气譬如火候,火候不足,脏腑活动能力就会减低;火候太旺(阳亢),又会劫炼脏腑本身阴液。

脾胃与其它脏腑一样,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必须保持本身的阴阳平衡,才能担负腐熟、转轮的职务。如果阴寒内渍,就会抑遏脾胃之火,阳气不振,运化因之失职,在这样情况下,必须用辛温药物以振奋脾胃生化之气。

益命门之火而生土,历代文献均有论说,益脾胃本脏腑之火而生土,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因为脾胃火候衰微(阳虚),有重有轻,有浅有深,深者、重者,是由于素体阳虚,亦即命门之火式微,导致脾胃运化无权,须温补命门才能根治;轻者、浅者,一般是某种外来因素而致脾胃寒盛火微,未必皆由命门火衰,只需暖脾胃本土也能解决。

临床上遇见中土虚寒证,并不一定都从温补命门着手,因此,我认为益火生土包括以上两方面。

不过,在临床上,二者又不能截然分开,因为命门与脾胃关系是十分密切不可分割的,同时在实际用药上,温补命门的药可以暖脾胃,而暖脾胃的药多半也能暖命门。

二、益火生土法的临床运用

益火生土法临床应用范围很广,无论何种疾病,凡是因脾胃虚寒所致者,皆可适应。


根据个人实践体会,本法较常用于吐、泄、肿、喘四症,尤其对泄泻的应用机会更多,兹分述于下。

1. 泄泻

泄泻是由于脾胃运化失职所致。无论外感内伤,凡足以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者,均可引起泄泻。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则水谷所化的精微多停滞为湿,水湿下趋大肠,则为泄泻。

脾胃虚弱有阳虚、阴虚的不同,引致泄泻则多属阳虚,阳不足则水谷不能腐熟,精微不得转输,就造成了泄泻的病变。

泄泻与肾阳不足也有很大关系。因水谷化生之津液,虽生成于胃,转输于肺,而“肾为胃关”,若肾阳虚衰,开阖失职,亦可使水津下注而为泄泻。

脾胃虚寒的泄泻,通常临床所见。


临床表征:大便质稀或软,常含有未消化食物,色淡黄或白;伴见证候多为口淡无味,食欲减退,胃脘胀或腹胀;精神疲倦,四肢较冷,口不渴;小便清长,面色不荣,呈苍白或淡黄色;舌质较淡,舌苔薄白而滑;脉多见迟缓细小、沉弱。

脾肾虚寒的泄泻,除了具备上述证候外,还兼见肾虚(主要是肾阳虚)的征象。如泄泻而有大便失禁或兼见腰痛、遗精或手足厥冷较甚,都要考虑是脾肾虚。

另外,脾胃虚寒泄泻的病情较脾肾虚寒的为轻,治疗亦较快;若脾胃虚寒历久不愈,或愈而又发,治疗上也要从脾肾虚方面考虑。

病例一:

陈某某,男,54岁,1963年8月29日就诊。

去年十一月起,胃肠消化失常,每餐饭后即有便意,大便多系完谷不化。近一月来,每日下腹部作胀约四、五次,发作时间无规律。胀时即须如厕大便,若强忍之,必大便自遗。饮食少进,精神困倦。面色苍黄不华,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滑,脉象弦缓。

诊断为下元衰惫,脾阳不振,运化失职。宜温脾培土,健运中枢。

明党参、泔苍术、大腹皮、炙甘草各三钱,干姜、煨肉蔻,益智仁各二钱。

9月17日再诊:

上药连服四剂,腹胀解除,大便基本恢复正常,近日因进油腻、生冷,复见大便完谷不化,舌苔脉象同前。

盖脾阳式微,下元早虚,阳用不继之故,师叶天士“中宜旋则运,下宜封乃藏”之意,理中合四神丸主之。

党参、贡白术、补骨脂各三钱,干姜、吴茱萸、煨肉蔻、五味子、炙甘草各二钱,红大枣三枚。

上药连服六剂,诸恙悉除,经三个月后追访,未见复发。


2. 呕吐


呕吐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病理变化也很复杂,因于素体脾胃虚寒或命门火衰,土失温燠,不能腐熟、转输水谷所致的,仅是呕吐证机转之一。

临床表征:本型呕吐多兼清涎自涌,饮食少思或食后胃脘作胀;口不渴,四肢较冷,二便清利;脉多迟缓细弱;由于脾胃虚寒,腐熟转输功能减弱,所以拒食不纳,或食后即感胃脘胀满;阴寒内渍,故口不渴;阳气不运四末,故四肢欠温;脾胃功能失常,水谷不能化生津液,脾气不能散精,变生痰水停留,故清涎自涌或呕吐清水痰涎。

脾肾虚寒的,除具有这些脾胃虚寒的所有见症外,通常伴腰痛,小便清长,次数增多,甚或失禁。

脾胃虚寒呕吐采用益火生土法,其基本方剂为理中汤,加减药物有吴萸、半夏、肉蔻等。若脾肾虚寒者则须加附子、肉桂之类。

病例二:

郑某某,男,32岁,职工。1964年3月21日就诊。

两年来不时发生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近来发作更频,每一二日便呕吐一次,除吐食物外,尚有多量酸水。

平时口淡无味,食后胃脘胀满,郁闷不舒,心中糟杂,腰痛,肢末欠温。大便尚可,小便清长,次数增多。面色正常,唇色红赤,舌质红,舌苔薄白而滑,脉沉细弱。X线透视报告胃下垂4厘米。

本例口淡、脘胀、肢末欠温、小便清长而频、脉沉细弱,乃一派寒象,治宜温补中阳。但唇舌质红,吐多酸水,心中嘈杂,又系内有郁火征象。

总缘脾肾虚寒,膈间有热,形成上热下寒、虚实并见之候。下寒宜温,上热宜清,先用半夏泻心汤加味以调和之。

白皮参、煮半夏各三钱,黄连、黄芩、干姜、吴茱萸各二钱,炙甘草一钱,大枣三枚,连服四剂。

4月9日再诊:

治疗以来,只轻微呕吐两次,吐出物系清水痰涎,仅夹少许饭物,无酸味,心中嘈杂已除,但时清涎自涌,肢末欠温,大便正常,小便仍清长频多,唇舌色正常,苔薄白而滑。

上热已清,宜专温其中下。

破故纸、炒白术、菟丝子各三钱,吴茱萸、煨肉蔻各一钱五分,干姜、炙甘草各一钱,明党参五钱,生姜二钱,服五剂。

4月29日再诊:


半个月来又先后吐水三次,但均未挟有食物。其他症状与上次相同,连进温中收效不显者,因益火之力不足之故,与桂附理中加味。

制川乌、炒白术、补骨脂、煮半夏各三钱,白晒参、煨肉蔻、干姜、炙甘草各二钱,肉桂(研冲)四分,方中川乌同干姜、炙草先煎1小时后入其他各药。

每三日服一剂,连服十剂,诸症基本消失。

本例持续呕吐两年余,经过一个月多的治疗,获得迅速好转,复经三个月来追踪观察(至八月中旬止),临床症状仍基本控制。虽然远期疗效如何,胃下垂是否恢复,都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但益火生土法的疗效应给予一定的估价。


3. 水肿


水肿形成的病理机制是机体气化失调,具体的病理变化为肺、脾、肾虚弱及三焦、膀胱等水液循行道路闭塞,其中尤以与脾肾两脏功能失调的关系最大。

因为脾的主要功能为运化,人体内一切水液都要靠其运行分布。如果水液滞留,便发为水肿,肾阳虚则阴中无阳,气不能化,水道不通,溢而为肿,又因肾为胃之关,肾阳虚衰,开阖失职,胃关不利,遂聚水而发为水肿。


同时,由于命门火衰不能燠土,土不制水,又助长了水邪泛滥。

益火生土法之用于水肿,是针对脾肾虚寒而设。

临床表征:体质虚弱,形容憔悴,面色苍白,神疲气怯;口淡,不烦不渴,肢冷体重,阴股间寒;小便短少而清白,大便稀溏或泻下如水;脉弦紧、微细或沉迟;舌质淡,苔白而滑。


这些证候的呈现,张景岳把它概括称为“阴水”。基本方剂为桂附理中汤、济生肾气汤等。

病例三:

张某某,男,19岁,1963年5月24日就诊。

全身浮肿已五年,经某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肾炎,治疗未效,近来症状加剧。

就诊时除全身浮肿外,兼见大便溏泄,一日数行,小溲短少。时时欲呕,或食后即吐。精神萎靡,面色㿠白,唇淡不荣,舌苔薄白。脉沉细涩,足胫按之凹陷。

初步诊断为脾失健运,关门不利,升降失职,水邪弥漫。

法宜健脾利水为治,与异功合防己茯苓汤加鸡内金、海金砂等,连服五剂。

6月3日再诊:

进上药后,除食入欲呕得平外,余症仍然,且大便竟至一日十数行,粪便稀薄。

因思此症殆与命门火衰不能燠土有关。盖命门之火衰微,土失温燠,不能腐熟水谷,故大便溏泄;中焦生化失职,精微不运,故面色不华;肾阳式微,故脉沉细;命火不足则气化低衰,三焦决渎失其鼓动,故水肿不消。

前药但事健脾利水,未顾及命门之火,故收效不彰。遂于运脾渗湿之中益以温暖命门之品。

土炒白术四钱,明党参、茯苓各五钱,炒薏苡仁、赤小豆各一两,补骨脂三钱,小桂尖、吴茱萸各一钱五分,炙甘草一钱,连服三剂。

6月10日再诊:

全身浮肿显退,大便成形,小便次数增加。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但肾功能未改善。

善后之计仍宜温阳补土为治,嘱以济生肾气汤与理中汤相间服用。另嘱每日以白薯一只约半斤许,置炭火中煨焦,冲开水炖,随时服。

盖白薯味甘,乃脾家珍品,火煨使焦,有益火补土作用。


4. 喘咳


喘咳固然是属肺的病变,但在治疗上并不全是治肺,因为有许多内在因素,特别是在脾肾虚寒的情况下发生喘咳,亦属临床常见。

脾肾虚寒之所以导致喘咳,在脾方面,是因喘咳多见有痰饮,而痰饮是由于脾胃虚寒,阳用不布,水谷不化精微而变生痰饮。痰饮上凌,壅闭肺络,则为喘咳。

其次是脾胃虚寒,运化失职,五脏六腑均得不到营养,而肺首当其冲,何况肺与脾是子与母的关系,母能令子虚,所以脾虚未有肺不虚者,肺虚则外邪易袭,肺气受侵则为喘咳。

在肾方面,首先是肾与肺有着纳气与出气的相互分工关系,若肾虚(肾阳虚)不能纳气,则气只出而不纳,气逆于上而为喘,其次是肾中真火衰微,以致水气上凌,也能致喘。

张景岳指出:“水病为喘者,以肾邪干肺也”。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古人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喘之标在肺,其本在脾肾”和“新喘治肺,久喘治脾肾”的诊治大法,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益火生土法用于喘证,必须是由脾肾虚寒所致者。

临床表征:呼吸困难,气短而缓,声低息微而不抬肩;痰色白或含有泡沫,易咯出,喉间多无痰声;大便正常或溏泄,小便多清长;面部多伴有浮肿,面色常苍白;舌质较淡,舌苔白滑,脉弱无力。

常用方剂有桂附理中汤、桂附八味丸、真武汤加干姜、细辛、五味子等。

病例四:

夏某某,女,35岁,1964年4月18日就诊。


患咳喘已一年许,屡治未效。咳嗽气喘,痰白,时吐清水。经常大便溏泄,进生冷、油腻时,则每日须溏泄4~5次。恶风畏冷,肢末欠温。月经周期正常,但量多色较淡。面部微浮,舌苔白滑,脉象沉小。

根据上述证候分析,本例病根在于脾肾。盖肾阳不振,不能蒸运脾土,水谷精微化为痰饮。痰饮窃踞肺络,气机受阻,发为咳喘;饮邪上溢,故面浮而时吐水;脾失健运之能,肾失封藏之职,故经常大便溏泄;阳虚故时恶风而肢冷。

综合诸候,诊断为脾肾阳虚,治从摄肾纳气为计。

茯苓、菟丝子各三钱,附子、法夏、苏子各二钱,陈皮、五味各一钱五分,葫芦巴四钱,炙甘草一钱。

5月6日再诊:

前方连进三剂,咳嗽显著减轻,大便正常。因多食青菜,致咳喘溏泄复发,脉象、舌苔如前。仍宜益火生土,从本立法,桂附理中汤加味主之。

潞党参、炒白术、附子、葫芦巴各三钱,干姜、炙甘草、补骨脂各二钱,五味子一钱五分,肉桂(另研冲)四分。

上药连服四剂,咳喘泄泻基本消失,继以桂附八味丸收功。至八月中旬追访,据称将近三个月来,咳喘、泄泻均未再发,身体壮实,近来虽进水果、蔬菜、生冷,均安如常人。

按咳喘证一般多发于秋冬,春夏可以自愈。但本证持续发作年余,似与季节性无关,且此次初诊在春末夏初,第二度复发在五月初旬,最后只经二个月继续治疗,症状解除,不再复发,应该说是药物的疗效。

三、益火生土法的权变

如上所述,益火生土法是应用在命门火衰不能生土,或脾胃本脏机能衰弱的情况下,其病情为虚为寒。

在临床上,有些病者证候表现很单纯,采用此法就比较准确。但也有些病者表现证候比较复杂,寒中有热,虚中有实;有些患者不但阳气虚衰,而且阴液亏损,此时应用益火生土法,必须是既能益火又不劫液。

病例五:

张某某,女,51岁,1963年3月6日就诊。

胃中苦冷,时唾清涎,头晕心悸,口干,虚烦难眠,阖目则汗出。小溲热赤不畅、大便昨起未通。舌绛无苔,脉虚弦小数。

初拟苦辛甘合化治法,取半夏泻心汤为主方加减。诊治三次,均未获效。

3月12日再诊:

诸症如故,至此大便已八日未通,且因连续盗汗,精神更加疲惫。

细辨其脉舌,脉虽小,然重按无根:舌虽绛无苔,但滑润而不干;口虽燥,但只漱水而不欲咽。

因悟此证乃系龙雷之火不安其位,虚火浮越,真火衰微,因其虚火妄动故口干、舌绛、脉数;因其真火衰微,中土失燠,饮食水谷不化津液而成痰水为害,是以胃中苦冷,时吐清涎。

盗汗不已者,脾虚营卫失调之故。头晕心悸,虚烦难眠者,一因脾失转输,精微不继;一因汗出过多,营阴不足,相火妄动。溲赤便秘者,津液内竭无以下输使然。

种种见症,均由脾胃失职所致。此证此时,首重培土,尤须益火。无如病将一月纳少汗多,不仅阳微,抑且液亏。若进辛温则伤阴,若与滋润复碍阳。

拟但取和胃理脾之品,别加炮制,意在“以火益火”,又使诸药存其性而变其气,庶其温而不劫阴液,柔而不遏中阳。

白术(土炒)、怀山药(炒令黄)、扁豆(炒黑)山楂炭各三钱,半夏、姜炭各二钱,左金丸二钱(送服)。

3月13日再诊:

口吐清涎已除,他症随减,唯大便未通。再步前法,去温涩之药,加温润之品。前方去山楂炭、姜炭,加麦门冬(炒令黄)四钱、熟地炭三钱。

3月14日再诊:

汗敛、便通,口干、心悸并除,再按前意处方,服两剂而安。


益火生土法是应用于脾胃虚寒的病变。脾胃虚寒有因本脏腑阳气式微,运化失职,水谷不得腐熟,精微不得转输,升降发生障碍,浊气上犯则为呕吐;水湿下趋大肠则为泄泻。

气化失调,水液潴留,溢于肌肤,则为水肿;痰饮内生,上凌于肺,或水不受制,水气上凌,则为咳喘。

病虽不同,其理则一。流异源同,探本求因,故均可采用益火生土法治疗。

脾胃虚寒及脾肾虚寒虽然可产生各种不同病症,但这些病症的临床表现有它们一定的共同性:

临床表征:患者自觉口淡无味,时时清涎自涌,甚或吐水。胃中苦冷,腹胀肠鸣,大便溏泄,甚至失禁,小便多清长。医者客观所查一般多见患者面色苍白,唇淡失荣,间有面浮跗肿。舌质较淡,苔常薄白而滑。肢末触之每每厥冷不温。脉象多半沉弱、细缓。

从上述的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的共同证候,就给益火生土法的运用提示了规律。

以上症状、体征、脉象,通常是错综出现的。临床上每每在甲患者所见到的症状体征,在乙则并不完全出现,而丙患者又有另外某些见症。尤其是有个别患者还会出现某些假象,如口渴、便秘、脉数等,如不细加判别,很易被其眩惑。

益火生土常用药物方面,中土阳微者可用炒白术、吴茱萸、干姜、姜炭、煨肉蔻、炙甘草等。

由于命门火衰而致中焦虚寒者,宜加用补骨脂、益智仁、附子、肉桂之类。

个别患者在某一阶段表现有阳气衰微而又阴液内竭时,宜取甘淡甘温之品另加炮制,如怀山药炒黄,党参炒黄,扁豆炒黑......既能益火,又不劫阴,在临床治疗上亦有一定意义。


全部评论